26岁女子胆囊长出上百颗结石!这个习惯危害竟有这么大
2025-04-13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科普杂谈
关键词: 胆结石 健康科普

近日,26岁女子不吃早饭胆囊长满碎石引发网友热议。26岁的小薇经常出现右上腹胀痛,到医院一查,发现她的胆囊里密密麻麻地长满结石。如果长期不治疗,极易诱发急慢性胆囊炎、继发胆管炎和胰腺炎,甚至引发癌变。通过手术,医生从她体内取出一堆灰绿色的小碎石,单颗直径几毫米,数量有上百颗。医生分析,这和她长期不吃早餐有关。


不吃早餐会导致胆结石?


胆结石又称为胆石症,包括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胆囊和胆管组成人体的胆道系统,其功能是分泌、贮存、浓缩以及运输胆汁。当胆汁排出不畅时,会析出晶体并渐渐钙化,形成胆结石。


食物可刺激胆囊排出胆汁,胆囊受到食物刺激后,在15分钟内会排出一半的胆汁。


人在睡眠时,肝脏仍然会分泌胆汁,而清晨醒了之后,若没有早餐的刺激,贮存在胆囊里的胆汁,便不能及时排出,因此诱发结石。


需要注意的是,每种食物对胆汁排放的刺激作用是不同的,蛋黄或者肉类等高蛋白食物促使胆汁排放的作用最强,高脂肪或者混合性食物的作用稍差,而碳水化合物的作用最弱。


胆结石高发人群有哪些?


胆结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如肥胖、妊娠、雌激素、高脂饮食、高血糖、高血脂、肝硬化等。大量饮酒、暴饮暴食、进食大量油腻食物等是非常常见的诱因。


女性:雌激素影响胆囊排空引起胆汁瘀滞,促发结石形成。而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更高。因此胆囊结石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


饮食不规律及肥胖者:饮食偏荤喜甜者,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多,易形成胆固醇结石。甜食促进胰岛素分泌,会加速胆固醇沉积。经常不吃早餐会使胆酸含量减少,胆汁浓缩,促使结石形成。肥胖者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约5倍。


年长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多发于40~60岁。


长期少运动和久坐习惯人群:人进食后胆汁分泌量增加,而久坐容易胃肠道蠕动减慢,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胆汁排泄,致胆汁中胆固醇与胆汁酸比例失调,胆固醇易沉积下来。


怎样预防胆结石?


由于胆结石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若不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胆结石可能还会复发。平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控制饮食


避免油腻食物、富含胆固醇的食物;而植物油有利胆的作用,提倡食用植物油;多吃菠菜、南瓜、番茄以及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限制摄入脂肪类食物


由于胆结石与体内过高的胆固醇有关,所以不要摄入大量的肥肉、动物内脏、蛋黄等。


规律进食,重视早餐


胆结石与胆汁的分泌排泄不畅有关,规律进食,尤其是按时吃早餐,可刺激贮存在胆囊里的胆汁及时排出,避免结石发生。


避免过饱


不要食用酒类等刺激性食物,过饱会刺激奥迪括约肌的运动,加重内脏负担,诱发结石。


规律锻炼,控制体重


超重和肥胖者应减轻体重,但减重应循序渐进,以降低胆汁淤滞引起胆泥形成的风险。因热量摄入极低或减肥手术而快速减重者,每日摄入脂肪不应低于7—10克,以确保胆囊收缩和胆汁循环功能良好。平常要注意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比如游泳或者跑步,能够减少身体肥胖的现象,避免出现胆囊炎或者胆囊结石。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综合科普中国、宁波晚报、CCTV生活圈

原标题:《26岁女子胆囊长出上百颗结石!这个习惯危害竟有这么大》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