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明教授为骨髓瘤患者解惑:药物越新副作用越大疗效越好?康复过程及日常管理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2025-04-01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骨髓瘤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在骨髓瘤的治疗中,新药一定是最佳选择吗?药物副作用越大疗效就会越好吗?在康复过程及日常管理中,是否需要严格控制饮食?应选择卧床静养还是适当运动?感冒发烧时是否自行吃药即可?本期【骨髓瘤关爱月】特别栏目邀请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陈文明教授为骨髓瘤患者答疑解惑!



新药=最佳选择?


新药尤其是双特异性抗体、CAR-T等免疫疗法对复发难治型骨髓瘤疗效突出。


但双特异性抗和CAR-T治疗后,部分患者出现免疫功能异常,导致后续治疗困难,因此现阶段此类新疗法多应用于后线治疗。目前有临床试验尝试将双特异性抗体和CAR-T疗法往前线推移,但尚未形成明确结论。


新药通常治疗费用较高,患者应根据自身经济实力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副作用越大=疗效越好?


药物副作用和疗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且不良反应的类型复杂多样,通常难以对其程度和严重性进行直接比较。


与传统化疗的脱发等副作用不同,免疫治疗更可能带来免疫缺陷问题,增加感染风险。免疫功能相对低下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加强防范,避免感染。



康复过程及日常管理中,是否需要严格控制饮食?应选择卧床静养还是适当运动?感冒发烧时是否自行吃药即可?


饮食方面


营养状态比特定食材更重要,无特殊忌口要求。应避免极端饮食(如过量辛辣或单一营养品),均衡多样化饮食。

无需特殊补品:海参、虫草等与传统肉蛋奶营养无本质差异。

肾功能较差或肌酐高的患者应限制豆制品摄入(吸收率低)。


运动方面


即使有骨折,也应适当进行轻体力活动。

长期卧床会加剧骨质疏松,增加骨折风险,还可能引发肌肉萎缩,进而形成“肌肉萎缩-身体消瘦-难以起身-继续卧床”的恶性循环。尤其对于老年人,长期卧床还易引发血栓(特别是下肢血栓,可能导致肺栓塞)和坠积性肺炎。


感染预防及应对方面


骨髓瘤患者免疫力较低,应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外出时佩戴口罩。

轻度感染发烧时,可居家用药观察。

若吃药无效或出现重症感染,尤其是对于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如双抗、CAR-T,以及蛋白酶体抑制剂等)的患者,应及时就医,防止感染加重给后期治疗带来困难。


陈文明.png

陈文明 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

北京市医管局登峰人才团队及多发性骨髓瘤重点专业带头人

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委员

亚洲骨髓瘤网(AMN)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常务理事、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副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委员骨髓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自体干细胞移植工作组副组长

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常委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抗白血病联盟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分会常委

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学机构分会常务

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医师分会整合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学组成员

中国海峡两岸医学协会血液学专委会委员

先后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资助,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主编专著3部、主译专著1部、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2部、参编专著2部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