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念珠菌是住院治疗患者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其中侵袭性
1.念珠菌血症的一线治疗
棘白菌素类药物,包括新药瑞扎芬净 (REZA),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对广泛念珠菌属(包括耳念珠菌)具有活性,且药物相互作用有限,使其作为一线治疗药物更具吸引力。
强烈推荐阿尼芬净(ANID)、
如果棘白菌素类药物不可用,或患者定殖或以前感染过棘球白素耐药菌株,考虑到与药物相关的毒性和药物相互作用,中等程度推荐使用
2.一线治疗疗程
无深部或转移灶的念珠菌血症的推荐治疗时间为14天,从持续阴性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更好地确定血培养采集的最佳时间点,以记录血液清除,念珠菌血症和各种形式侵袭性念珠菌病(IC)患者的治疗时间,以及
3.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
当可以安全移除导管时,强烈建议尽早移除中心静脉导管(CVC)。
4.改用口服药物
符合以下标准的患者在接受棘白菌素类药物治疗5天或更长时间后,中等程度推荐改用口服唑类药物(FCZ或VCZ):1.血流动力学稳定;2. 有记录的血行念珠菌清除;3. 非中性粒细胞减少;4. 感染源已控制(如移除CVC);5. 能够耐受口服唑类药物治疗;和6.证实对所选唑类药物敏感。
5.念珠菌血症的二线或挽救治疗
对于因证实或怀疑存在抗真菌药物耐药性、治疗失败或不耐受而不能使用棘白菌素治疗的念珠菌血症患者,强烈推荐使用 L-AMB 治疗。应尽快考虑改用口服氟康唑治疗。由于在某些地区治疗失败率高和对该药的抗真菌耐药性增加,氟康唑仅被最低限度推荐用于念珠菌血症的初始治疗。中等程度推荐使用 VCZ,但需要注意多个问题,包括耐药风险、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和治疗监测的必要性。在选择二线治疗方案时还应考虑到当地的流行病学情况。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