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亦一
本文为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那个女孩,没有等来今年的春天。
悲痛!00后医科大女研究生出租屋内烧炭身亡
2月21日,一位自称大连医科大学学生父亲的网友在微博上发文求助,称自己的女儿在出租屋内烧炭
根据公示录取信息显示,该学生为该校22级放射影像学专业研究生。
据悉,警方已在事发当天(2月14日)介入,涉事学生的实习医院已第一时间成立调查小组,学校及医院正积极配合调查。

据其父介绍,女儿生于2000年,生前就读大连医科大学研究生三年级,今年6月即将毕业。
为何即将毕业的医学生要选择自杀?
网上知情人的一段私信或揭露真相。
女生去世后,其亲属在网上发布求助信息,有知情人私信称,导师把该生的毕业论文所需要的数据给了他人用来发表文章,导致她毕业论文数据无法使用,毕业无望。

女生父亲表示,亲属在发文前写错了女儿的名字,知情人打出了孩子名字的正确写法。“说明是认识孩子的人,知道的情况比较可信。”
同时,这位父亲对于女儿的突然离世也提出了多条疑问,其中包括女儿在13日下午4时24分下单购买
不到40分钟的时间,却让一个医学生滋生了弃生赴死的念头,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据该父亲了解到,在2月13日下午4点多,学校的学术秘书(也有报道说是导师)通过微信与女儿讨论论文数据问题。临近论文交稿日期,论文还存在原始数据缺失的严重问题。“如果说原始数据没有,她会毕不了业。(即使)毕业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把这个东西再翻出来,她的学位证也会被取消。”
该父亲还表示,女儿的论文已经处于修改阶段,今年春节,女儿正月初二才从大连回到广安,一度表示需要在机场修改论文。“前边老师说她的论文写的不行,过不了关,她压力很大。”
案发后,这位父亲见到了女儿的导师,对方称自己对孩子很好,并不了解13日下午发生的事,已安排科室相关人员写报告材料。
2月23日下午,学校宣传部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学校对这项事件是高度重视的,第一时间公安部门都介入来处理这件事。目前学校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进行善后工作,但是有些工作比较复杂,一直在推进。
对于家属反映的导师挪用学生论文数据情况,该工作人员表示,医院成立工作专班,正在积极核实处理。
2月24日,记者采访到这位父亲,截至目前,家属方暂未明确收到调查结果。这位父亲还表示,由于女儿生前所使用的手机和Ipad无法解锁、自己也无法与女儿的同学朋友们取得联系,他的心中还存有不少疑问,几近崩溃,87岁的爷爷在知晓孙女自杀一事后,脑溢血住院。
考研388分的她,也曾幻想过灿烂未来吧
昨天,全国考研成绩陆续公布。
亦是在昨天,这个女孩自杀的消息被挂上热搜。
“我宁愿她3年前没有考上研”,一位网友的想法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但其实,女孩很努力也很优秀,在2022年以388分的优异成绩考上该校研究生。
学医的人应该都清楚,这个分数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伏案苦读,是无数次想要放弃的咬牙坚持,更是一腔孤勇的学生对医学事业的满怀憧憬。
然,前路不曾眷顾她,反把她推向了人生的绝路。
得知考研成绩的那一刻,她应该很高兴吧,就像现在成功上岸的许多学生一样,都在憧憬幻想着自己灿烂光明的未来……
可,世道总是残酷无情到让人匪夷所思。
在这件事下的评论区,许多医学生自发排队“up”增加热度,可能在外人眼中,这不过是毫无意义的“自嗨”,但大家有所不知的是,这何尝不是医学生们的自救。

“今日若我冷眼旁观,他日亦无人为我摇旗呐喊”!身处困境的医学生们太懂其中滋味,因为近些年来,这样的悲剧实在太多,让人内心凄凉——
2024年2月23日,一位25岁的规培生在正月十四晚上进入医生休息室后,再也没有出来。2月24日,也就是正月十五,被发现在卫生间里自杀身亡。
2024年3月14日,一位27岁在读研三的麻醉科规培生,被舍友发现倒在医院职工宿舍的卫生间里,地面有大量血迹。120到达时,他已无自主呼吸,无心跳。
2024年3月19日,一位22岁在外院参加全程教学的全科医学生,在房间烧炭身亡。
……
她为何要自杀?不仅仅是因为毕不了业
其实,每当发生极端案件时,大家都很是疑惑——不就是一张纸一个证书吗?咱就不要了换条路走不行吗?
这一点,知名医学博主@陈子杨 在一期《为什么医学生容易想不开》的视频中也曾提到:
“如果你连退培的勇气都没有,你拿什么去和恶人博弈呢?如果你把毕业证当成你人生的全部,那么退培这件事就能轻易刺穿你的内心,你把它看得越重,它就能伤你越深,而如果规培期间,你能视毕业证为一张手纸,那么这三年,你就是无敌的。”
在生命可贵面前,我们当然不能否认这种心态的无敌。
但是在这里,我们或许不该去质问“为何不换条路走”,而更应该思考:她为何非要选择这条绝路?
考研388分的她完全努力且优秀啊,她何以走上这样的绝境?
其实冷静下来思考,这并非单一因素所致,是多重压力与系统问题的叠加结果。
从当前的曝料内容来看,矛头直指导师挪用其论文数据用于他人发表,致其毕业无望。其实这背后反应的仍旧是老生常态的学术不端问题和导师的权力过大,以及不容忽视的论文至上的毕业门槛。
这其中任何一座大山,渺小的医学生都撼动不了分毫。也就是说在系统性问题面前,学生如果想拿到那个证,就只能咬着牙承受。
至于她为何走上绝路,那大抵是她内心的绝望,这种绝望不仅仅是因为毕不了业,更是对残酷现状的无力,她甚至无处诉说,诉求无门。而在太多太多的前车之鉴面前,她亦深知蚍蜉撼动不了大树的道理,倘若网上曝料为真的话,她甚至都没想过拉导师下水,她只想心如死灰般静悄悄的走。
这里,小编很想说一句,不管这件事起因如何,在此都希望每一个导师善待自己的学生,因为那也是你们的来时路,你们深知其中的艰辛和苦楚。
其次,是生存于世的心理承受能力。
有的人阈值比较高,苦哈哈的就过去了,有的人较为敏感,便容易陷入死胡同。
特别是在高压环境下心理支持缺位,一个人便可能随时轰然倒塌。
此前,一项来自15个国家的24个横断面研究汇总分析显示,医学生有自杀意念的为7.4%-24.2%。
联系到医生,据前几日知名医学网站Medscape发布了《医生自杀报告2025》,在2024调查年,有15%的医生表示产生过自杀念头,1%的医生曾经尝试过自杀。
这样的比例是远远高于常人的,而“高”的背后与其繁重的工作、学习、毕业压力密不可分。
这位女生在不到40分钟的时间里,便完成了弃生赴死的转变,她一定是碰到了天大的事情,才让她的心理防线在瞬间被击溃。
最后,是家庭的支持。
其实对于以上这位女生,父母对其焦虑情绪不是没有察觉。父母感觉到,女儿担心毕不了业不敢提找工作的事。每次提到工作话题,女儿就不往下说。
这些都是征兆。
但本文并不因此苛责父母,因为他们何尝不是这件事最大的受害者。他们亦是可怜人,他们低估了这个世界的恶,高估了人性中的善。
不过,在这里,还是想对各位医学生的父母说一声,学医的孩子很辛苦,如果您发现自己孩子不对劲,一定记得抱抱她,并告诉她,这个世界还有值得的人和事。
死亡不是终点,
每次发生这样的事,小编都担心会被转眼遗忘。
一个生命的消逝不该如同一颗石子沉入湖底,只是在当下泛起轻轻的涟漪,转瞬湖面又归于平静。
这是对生命的一种践踏。
当下,真的该做出改变了。
不管是从制度层面去约束导师的权力,改革僵化的学术评价体系,还是采取措施干预学生的心理,亦或是去疏通堵塞的救济通道,这些都是可以做出改变的地方。
最后:
希望大家不要再冷眼旁观一个个生命的凋零、悲剧的发生。
也希望大家珍爱生命,不辜负这人间走一遭的宝贵机会。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