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
肝癌起病隐匿,早期肝癌常没有明显的症状,而中晚期肝癌临床表现常缺乏特异性,例如仅表现为腹胀、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症状,容易被忽略或者误诊。检测血清中的
肿瘤标志物
据《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肝癌(2022版)》1
最特异标志物
甲胎蛋白(AFP)
其他标志物
异常凝血酶原(DCP)
α-L岩藻糖苷酶(AFU)
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γ-GGT)
铁蛋白
癌胚抗原(CEA)
糖类抗原19-9(CA19-9)
学习笔记
AFP
AFP是目前肝癌诊断和复发监测中最有效且最简便常用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在
①确立诊断:临床认为,AFP≥200 μg/L持续2个月或AFP>400 μg/L持续1个月,无活动性肝病的证据,并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癌,即可做出肝癌的诊断。
②早期诊断:AFP由肝癌细胞产生,因此,当体内仅有少量癌变细胞时,AFP即可升高。根据AFP升高对肝癌做出诊断,可早于肝癌症状出现6~12个月,有助于改善肝癌的治疗效果。
③判断疗效、判断复发:肝癌的根治性切除后,体内没有产生AFP的肝癌细胞,血中AFP一般在2个月内降至正常水平。如果手术后AFP水平不下降或下降较慢,则需要考虑是否有残留肝内病灶或肿瘤有远处转移。如果AFP水平降至正常后再次升高,则高度怀疑肝癌复发。
④估计预后:临床研究发现,AFP的浓度及其动态变化与肝癌患者的症状、预后和肝癌分化程度有关。肝癌早期患者AFP含量远远低于中晚期患者。一般肿瘤越小,AFP含量越低。HCC的AFP含量最高,阳性率可达70%,混合型肝癌约占25%,肝胆管细胞癌一般均为阴性。
⑤肝癌的普查:相对于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AFP普查肝癌具有方便简单、费用低且特异性高等优点,可广泛用于肝癌的普查。
其他标志物
目前尚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AFP的其他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对AFP阴性肝癌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DCP:是一种脱γ羧基凝血酶原。肝细胞癌时,由于癌细胞对凝血酶原前体的合成发生异常,凝血酶原前体羧化不足,从而生成大量的DCP。
DCP 可作为肝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特别是对于血清 AFP 阴性人群2。DCP与AFP并无相关性,二者对诊断HCC具有互补性。联合二者用于辅助诊断肝癌,灵敏度可提高至85%以上3。
AFU:是一种溶酶体酶广泛分布于人体内的各种组织细胞和体液中主要参与含岩藻糖基的各种糖脂和糖蛋白的分解代谢。
血清AFU在诊断原发性肝癌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准确等特点,且AFU的阳性率与AFP的浓度高低及肿瘤大小无相关性。《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中明确指出:AFU也可以作为肝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特别是对于血清AFP阴性人群4。
γ-GGT: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物质,参与人体
原发性及转移性肝癌患者GGT多呈中度或高度增加,可大于正常的几倍至几十倍。研究表明,以GGT>200U/L为界线,对于疑似肝癌早期观察有一定的意义;而以GGT>450U/L为界线,则对肝癌的诊断似有重要意义5。
铁蛋白:是人体重要的铁贮存蛋白,主要合成于肝脏中,具有参与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调控的功能。
研究表明,对于AFP阴性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中,铁蛋白的面积较高,为0.885,敏感性和特异性也均可达到 85%以上,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6。
CEA: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当发生原发性肝癌时,CEA水平轻度升高,当发生肝转移时,CEA升高幅度较原发性肝癌更明显。
《肝内
CA19-9:是一种黏蛋白型糖类蛋白肿瘤标志物在健康人群中无明显表达或呈较低表达,但在恶性肿瘤中呈高表达,在转移性肝癌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最高,其次是原发性肝癌患者。
《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之肝内胆管癌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中明确写道:CA19-9和CEA是诊断肝内胆管癌(ICC)最常用的血清标志物,具有诊断和预测疗效的价值8。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