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必备:「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治疗要点
2025-01-26 来源:医脉通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导读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是一种由免疫介导的、特殊类型的慢性胰腺炎,可合并全身多器官的损害,主要临床表现为梗阻性黄疸、腹部不适等,该病的诊治仍具有一定困难。本文主要汇总了AIP的治疗要点,以供参考。


AIP的治疗


各国专家对AIP的治疗提出了诸多建议。自2016年以来,根据共识声明,AIP治疗仅适用于有以下症状的患者:(1)胰腺受累:如梗阻性黄疸、腹痛、背痛;(2)其他脏器受累:如胆道狭窄引起的黄疸。对于无症状的患者,如果有以下任何特征,也可以考虑治疗:(1)影像学上持续的胰腺肿块;(2)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IgG4-SC)患者存在持续性肝功能检查异常。


AIP的治疗应重视个体化,治疗目标是减轻炎症、维持缓解、保护脏器功能,并尽量减少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AIP的治疗分为诱导缓解、维持治疗以及病情复发后的治疗。


1. 糖皮质激素治疗


口服糖皮质激素是AIP诱导缓解治疗的基础,目的是快速缓解疾病状态。临床上常规使用泼尼松初始剂量为每日0.6~0.8 mg/kg·d(一般为30~40 mg/d),持续1个月,2~4周后评估疗效。此后,泼尼松每2周减量5 mg,3~6个月后停用。对于难治性患者,激素微脉冲疗法(甲泼尼龙500 mg×3 d,2个疗程,间隔4 d)可能有效。


《中国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上海,2023)》推荐对胰腺弥漫性肿大、治疗后影像学缓解较慢或血清IgG4仍高于2倍正常值上限的AIP患者,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对病情复发的AIP患者,建议再次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


2. 免疫抑制剂治疗


如AIP患者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不能控制病情、糖皮质激素减量过程中疾病反复或糖皮质激素不良作用明显时,建议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有助于降低糖皮质激素用量。常见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环孢素A甲氨蝶呤环磷酰胺来氟米特等。使用传统免疫抑制剂需在用药期间密切监测药物可能导致的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3. 生物制剂治疗


根据欧洲指南,当1型AIP患者对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耐药,或不能耐受其治疗,或对免疫调节治疗无应答时,应考虑利妥昔单抗治疗。此外,虽然在欧洲和国际指南中没有推荐其他的治疗方法,但文献中已经描述了接受抗肿瘤坏死因子药物(ANTI-TNF)治疗的AIP患者病例。使用生物制剂治疗AIP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状态,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不良事件。


4. 胰酶替代治疗


对存在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PEI)的AIP患者,《中国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上海,2023)》建议给予胰酶替代治疗。PEI的治疗主要应用外源性胰酶替代治疗,例如含高活性脂肪酶的胰酶制剂,包衣结构可使活性酶在肠道释放,于餐中服用。


5. 多学科诊治


AIP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尤其1型AIP常累及其他脏器,因此常需要多个相关学科联合,完成疾病的诊断、评估、治疗和随访。


参考文献
1.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免疫与炎症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学专业委员会,等. 中国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上海,2023)[J]. 中华胰腺病杂志,2024,24(02):81-93.
2.武家豪,徐建威,王磊,白身免疫性胰腺炎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3,43(07):823-827.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