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司琪,陈秋和,单 丹,胡雅毅等,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科/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01危险因素
主动脉夹层发病通常与以下危险因素相关,包括主动脉壁结构异常(如
02前驱症状
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部分患者在急性发作前可出现前驱症状,包括胸背疼痛或不适[12]、烦躁、大汗、
03临床表现
临床较常应用的主动脉夹层分型为Stanford分型:夹层累及升主动脉者为Stanford A型,夹层仅累及胸降主动脉及其远端者为Stanford B型。在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病例中,升主动脉受累最常见[15],即Stanford A型,占79%[16]。根据夹层累及的区域,也可分为胸主动脉夹层和腹主动脉夹层。
3.1 胸主动脉夹层 胸主动脉夹层在急性发作或破裂前通常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或其他疾病诊疗中检出。其急性发作的典型症状包括[9]:(1)剧烈胸背痛:呈撕裂样或刀割样,通常难以忍受,Stanford A型夹层常表现为突发性前胸痛或背痛[17],Stanford B型夹层常表现为突发性背痛或腹痛,两者疼痛部位可存在交叉,迁移性疼痛可能提示夹层进展。(2)心血管并发症:心脏是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最常受累的器官。夹层累及主动脉瓣可导致瓣膜关闭不全,舒张期可闻及主动脉瓣区杂音,重者出现心衰;夹层累及冠状动脉开口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3.2 腹主动脉夹层 大多数患者在腹主动脉夹层破裂前没有相关的病史及症状。腹主动脉夹层迅速进展或破裂可表现为突发性的腹部或腰背部剧烈疼痛、血压下降和腹部搏动性肿块,但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故孕妇出现突发腹痛,伴有
04实验室检查
4.1
4.2 其他 对于可疑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应完善常规检查,如
05影像学检查
5.1 X线平片 X线平片在诊断主动脉夹层中作用有限。胸降主动脉夹层X线胸片可表现为纵隔增宽、主动脉轮廓消失、气管偏斜、支气管凹陷及动脉瘤破裂导致的
5.2 彩色多普勒超声(duplex ultrasound,DUS) 在常规情况下,DUS对主动脉夹层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观,2024ESVS指南建议,将DUS作为腹主动脉小动脉瘤的一线诊断和监测手段,但在妊娠期通过DUS诊断具有一定技术难度,并对医师的临床经验有较高要求。
5.3 经食管
5.4 CT
5.5
06治疗
6.1 手术治疗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一经确诊,均应积极手术治疗,心脏外科、心脏内科、产科和麻醉科医生必须迅速到场抢救,开放手术较为常见,但其创伤大、风险高、并发症多,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然而在血管解剖条件不佳和不具备腔内手术条件的情况下仍是抢救主动脉夹层破裂的主要手段。近期有研究提出,在复杂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中可应用胸腔内主动脉修补术,少数病例描述了孕期胸腔内主动脉修补术的效果[27],该术式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操作简便、术后恢复时间短等优势,但远期内漏和支架内闭塞等远期并发症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且不建议遗传性主动脉病变(如马方综合征)患者采用这种方法[28]。另外,无症状腹主动脉夹层直径<5cm的女性不建议进行择期修复,腹主动脉夹层直径≥5cm者可考虑择期修复。
6.2 药物治疗 对于无并发症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建议采取保守治疗,使用孕期允许使用的药物严格控制血压[10]。(1)绝对卧床休息,予强效镇静与镇痛,必要时静脉注射较大剂量
07全程管理
7.1 孕前咨询及孕前手术
7.1.1 孕前咨询 对于有主动脉病史或有主动脉夹层高危因素者,孕前应完善全面的病史采集,包括家族史、体格检查和主动脉成像等,有主动脉夹层(或有主动脉夹层史)的患者不建议妊娠[30]。产科医生应积极组建多学科团队,包括心脏内科、心脏外科和麻醉科,团队应与患者讨论的内容包括:妊娠的绝对禁忌证、孕前手术干预的最佳时机、孕产妇和胎儿的潜在风险、产科并发症的处理策略、遗传性疾病(如马方综合征)的遗传咨询以及安全避孕的选择[31-32]。
7.1.2 孕前手术 2022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指南指出:若主动脉直径为4.0~4.5cm,可综合分析分子分型、家族史和主动脉生长速度等因素,决定是否实施孕前手术,如主动脉扩张速度≥0.3cm/年,或有主动脉夹层家族史,则可考虑行主动脉手术;对于马方综合征和主动脉根直径>4.5cm的患者,建议行孕前手术;散发性主动脉根动脉瘤、升
7.2 孕期管理 所有主动脉夹层患者都应接受心血管危险因素管理,包括戒烟、降压、调脂和抗血小板治疗等[10]。有研究表明,控制血压和口服β受体拮抗剂可能延缓瘤体扩张速度,降低破裂发生率和病死率[34]。2024 ESVS指南建议孕期通过TEE和(或)MRI定期监测主动脉直径[10]。2022 ACC指南认为,有主动脉病变、主动脉根或升主动脉扩张的孕妇,应在孕期每3个月和产后几周通过TEE监测主动脉直径和主动脉瓣功能[35]。
7.3 分娩决策 若出现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急性发作,孕周<28周,建议在
升主动脉直径<4cm者,建议阴道分娩;主动脉直径4.0~4.5cm者,可考虑在硬膜外麻醉下阴道分娩,并缩短第二产程,也可考虑剖宫产终止妊娠。升主动脉直径≥4.5cm或因马方综合征主动脉直径>4.5cm者,应考虑剖宫产[9]。有主动脉夹层病史或合并腹主动脉瘤的患者应考虑行剖宫产。如果主动脉直径>4.5cm且迅速增大,或存在
7.4 产后管理 产后仍可能发生主动脉夹层,产后12周内应复查主动脉成像以监测主动脉直径变化,如怀疑主动脉远端扩张,产后6个月可进行非对比MRI检查[36]。此外,产妇应继续服用β受体拮抗剂,根据医师评估调整药量,对于有长期使用适应证的患者,应持续服用。
综上所述,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对孕产妇和胎儿的健康构成重大风险,这凸显了成熟的多学科团队的重要性。对于已有主动脉夹层的女性来说,孕前咨询和孕期有计划的随访对于降低妊娠和分娩期间主动脉夹层进展及破裂的风险至关重要[37-38]。多学科团队的参与对改善母儿结局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参考文献 略
来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4年12月 第40卷 第12期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