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蛋白过敏(CMPA)是最常见的新生儿食物过敏性疾病,是机体对牛奶中部分蛋白质分子发生的免疫反应,可由IgE介导、非IgE介导或两者混合介导。《新生儿牛奶蛋白过敏诊断与管理专家共识(2023)》对新生儿CMPA的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防给予相应的推荐意见。
一、新生儿CMPA症状识别
推荐意见1:新生儿CMPA 主要为非IgE 介导类型,其临床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多以血便起病,也有呕吐、腹胀、
推荐意见2:鉴于
二、新生儿CMPA诊断与鉴别
推荐意见3:多种婴幼儿CMPA的筛查和诊断方法如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过敏原
注:CMPA为牛奶蛋白过敏;NEC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eHF为深度水解配方;AAF为
图1 新生儿CMPA诊断与管理流程图
推荐意见4:新生儿CMPA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通常表现为血便、腹胀、呕吐等,需与NEC、感染性肠炎、胃肠道畸形、乳糖不耐受、
三、新生儿CMPA饮食管理
推荐意见5:母乳喂养新生儿发生牛奶蛋白过敏时建议继续母乳喂养,母亲严格回避含牛奶食品,并补充钙及
推荐意见6:配方喂养新生儿发生牛奶蛋白过敏时推荐采用eHF或AAF喂养。
四、新生儿CMPA营养管理
推荐意见7:对于牛奶蛋白过敏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小于胎龄儿,应定期进行生长和营养评估,个性化补充相应营养素。
五、新生儿CMPA预防措施
推荐意见8:鉴于母乳喂养对母子双方的健康效应,避免生后早期引入含牛奶配方,可降低牛奶蛋白过敏风险。
推荐意见9:不推荐限制母亲妊娠期、哺乳期牛奶及其制品饮食以预防CMPA。
推荐意见10:不推荐母乳喂养新生儿使用pHF预防CMPA,当不能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时,过敏高风险的新生儿不推荐使用pHF 或eHF 降低CMPA风险。
推荐意见11: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补充益生菌、益生元或合生元、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维生素 D能预防CMPA。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