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昕露,周艺铭,韩雪,顾小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麻醉科
围术期神经
POCD对病人的认知功能和生存率构成重大威胁,高龄是其独立风险因素。2015年我国麻醉手术量达3500万例,其中老年病人占比超过30%,且随着人口老龄化,该比例将继续上升。基于POCD的衰老背景,我们关注到近四成老年人面临
研究表明,睡眠障碍与老年POCD存在双向作用,即睡眠问题可能导致POCD,反之亦然。因此,本综述旨在探讨睡眠障碍与老年POCD之间的双向关系、背后的潜在机制以及可能的干预措施。
1. 睡眠障碍相关疾病与老年POCD的双向关系
睡眠障碍是老年POCD病人的常见症状之一,表现为严重的睡眠质量下降、夜间惊醒等问题。老年POCD的发生也受睡眠障碍影响,包括高龄相关睡眠障碍和围术期睡眠障碍。ICSD-3将睡眠障碍分为失眠、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circadian rhythm sleep-wake disorders, CRSWD)、睡眠相关呼吸障碍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睡眠障碍与老年POCD的相关性报道不一。
1.1 失眠与老年POCD的双向关系
失眠显著增加老年人POCD的风险。高达50%的老年人睡眠不足,是POD的重要预测因素。嘈杂环境、药物使用、
反过来,POCD可以加重老年病人的失眠问题。失眠是POCD老年病人的常见症状,既往研究将术后病人的睡眠不足视为精神健康问题的后果而非原因。更有术后生活质量评估显示,认知下降和失眠的不利影响可持续存在,甚至困扰数年。这些研究成果支持失眠与老年POCD互为因果的复杂关系,并指出失眠与焦虑、抑郁的相互作用可能带来额外挑战。
1.2 CRSWD与老年POCD的双向关系
CRSWD常见于老年人,尤其睡眠-觉醒时相提前障碍。褪黑素是调控睡眠-觉醒周期的关键生物标志物,其水平受年龄增长、麻醉及手术等多因素影响。临床研究尚未明确褪黑素与老年POCD的直接关联,但补充褪黑素能改善术后睡眠障碍和早期POCD。基础研究中,术后睡眠-觉醒节律紊乱被认为是老年小鼠POCD的发病诱因。此外,褪黑素分泌变化与抑郁情绪有关,可能影响POCD发生。
CRSWD也是POCD的一种表型,常见夜间易惊醒症状,腹部大手术和
1.3 睡眠相关呼吸障碍与老年POCD的关联性分析
睡眠相关呼吸障碍也是老年人常见的睡眠障碍,特别是在肥胖和老年人群中高发的
2. 睡眠障碍与老年POCD的机制关联
睡眠障碍与老年POCD神经病理生理学机制特征高度重叠,且存在双向关系,包括神经炎症、氧化应激、蛋白沉积、类淋巴系统清除功能障碍等。
2.1 神经炎症与睡眠障碍的双向机制关联在老年POCD中的作用
2.1.1 神经炎症是老年POCD的核心环节:
手术和麻醉诱发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反应,造成神经元损伤和功能障碍,导致POCD的发生。
2.1.2 神经炎症与睡眠障碍交互关联:
睡眠障碍促进海马补体C3和C5表达,激活小胶质细胞,上调促炎因子,恶化神经炎症。促炎因子还可促进细胞凋亡、神经元吞噬。此外,神经炎症可反向调节睡眠过程,影响内源性睡眠调控分子,如
2.1.3 神经炎症和睡眠障碍相互作用加速POCD发展:
术前睡眠剥夺可诱导海马炎症反应,损害老年小鼠的认知能力。七氟醚麻醉下调海马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引起神经炎症,导致OSA小鼠认知下降。综上,睡眠障碍、手术和麻醉通过触发神经炎症,在POCD发展中发挥作用,揭示神经炎症的关键触发因素是预防POCD的潜在靶点。
2.2 氧化应激与睡眠障碍的双向机制关联在老年POCD中的作用
2.2.1 氧化应激是POCD的主要病理机制之一:
由于大脑基础耗氧量高且抗氧化剂水平低,神经系统易受氧化应激影响,POCD海马表现为活性氧(ROS)升高等氧化应激损伤变化。
2.2.2 氧化应激与睡眠障碍形成正反馈:
睡眠可促进自由基清除,睡眠障碍引起氧化与抗氧化作用失衡、导致氧化应激。线粒体在其中扮演核心角色,产生ROS引起损伤。线粒体ROS也可调节睡眠-觉醒状态。抗氧化基因表达增加会缩短睡眠时间,降低ROS水平会促进觉醒。最新研究认为,神经元线粒体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是睡眠稳态调节的核心。
2.2.3 相关病理改变:
睡眠障碍与氧化应激相互作用引起认知相关病理改变,如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参与POCD进程。直接证据表明,减轻海马氧化应激可改善睡眠剥夺大鼠术后认知功能。深入理解睡眠障碍在诱导氧化应激中的作用以及线粒体ROS在调节睡眠中的角色有助于解析老年POCD病理机制和制定治疗策略。
2.3 蛋白沉积与睡眠障碍的双向机制关联在老年POCD中的作用
大脑蛋白病理性沉积(如Aβ和tau蛋白)是各种认知障碍疾病的关键病理特征。Aβ沉积在POCD中扮演重要角色,可作为脑脊液生物标记物预测POCD发生。睡眠障碍可干扰Aβ清除、促进Aβ积累,反之Aβ积累也会使睡眠障碍恶化,表现为睡眠碎片化和NREM、快速眼动(REM)睡眠时间减少。
POCD背景下的睡眠障碍与Aβ沉积自我强化机制尚需进一步验证。与Aβ类似,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也参与POCD的发病机制。睡眠剥夺和睡眠-觉醒周期紊乱会增加大脑tau蛋白水平,携带病理性tau蛋白的小鼠也表现为睡眠模式的改变。
2.4 类淋巴系统功能障碍与睡眠障碍的关联性在老年POCD中的作用
类淋巴系统负责清除大脑中的神经毒性化合物,近年成为研究老年POCD潜在机制的焦点。麻醉药物和术后全身炎症对其功能有抑制作用,稳定水通道蛋白(AQP4)的极性可改善类淋巴系统清除功能,缓解POCD症状。睡眠障碍也可损伤类淋巴引流,调节AQP4表达进而影响认知行为。可见,睡眠障碍和POCD可能代表类淋巴系统功能障碍的早期表现和后期结果,有必要深入探索其功能状态。
3. 针对睡眠障碍的干预策略在老年POCD中的应用研究
睡眠障碍与老年POCD的双向联系已被广泛研究,睡眠障碍是促进POCD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睡眠障碍干预成为治疗老年POCD的重要策略之一。目前,睡眠障碍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治疗。
3.1 药物干预
3.1.1 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
作为α2
3.1.2 褪黑素:
褪黑素作为内源性昼夜节律调节剂,随年龄增长分泌逐渐减少,补充外源性褪黑素可治疗老年睡眠障碍。褪黑素对POCD的改善作用在老年个体中尤为显著。术前1 d开始连续5 d口服1 mg褪黑素,可改善早期POCD。但在不限年龄的临床试验中,连续3个月补充6 mg褪黑素仅能改善睡眠质量,但不影响认知功能。未来的研究需继续探讨褪黑素的给药方案,以准确评估其应用价值。
3.2 非药物干预
光声疗法和
4. 总结与展望
睡眠障碍与老年POCD更可能是相互串扰而非单一因果关系。目前相关临床试验较少且存在设计异质性,而基础实验的机制探索主要停留在表型层面。睡眠障碍的早期筛查和及时干预可能是预防老年POCD的有效策略,但需要更完善的临床试验和基础研究数据支持。
睡眠障碍与老年POCD的双向关联性是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未来研究可在以下方面深入探索:(1)在机制层面:结合神经病理变化的重叠部分探索共同的生物标记物;(2)在诊断方面:建立一致的诊断方法,考虑将睡眠质量纳入诊断指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预测性工具;(3)在治疗方面:以舒适化医疗为理念,以减少围术期应激为目标,侧重脑保护和物理治疗策略;(4)在术后康复方面:构建适宜的康复环境,提供个体化护理方案,引入康养理念。
通过深入探索上述方向,有望在睡眠障碍与老年POCD的双向关联性研究领域取得更多重要突破,提供更全面有效的医疗服务,促进老年病人认知功能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来源:陈昕露,周艺铭,韩雪,等.睡眠障碍与老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双向关联研究进展[J].实用老年医学,2024,38(05):433-437.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