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辉教授:甲磺酸贝舒地尔减少纤维化,谱写cGVHD治疗新篇章
2024-11-28 来源:医脉通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晚期非复发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cGVHD可累及全身任何器官,主要表现为皮肤、肺、消化道和软组织的纤维化,通常出现在移植后至少100日。随着临床对cGVHD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新型靶向治疗药物不断涌现,并得到了临床和临床前研究结果的支持。


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2(ROCK2)抑制剂甲磺酸贝舒地尔于2023年在我国获批用于治疗对糖皮质激素或其他系统治疗应答不充分的≥12岁cGVHD患者。为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有效、安全地用药,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牵头制定了《甲磺酸贝舒地尔治疗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4年版)》。基于此,医脉通特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晓辉教授就cGVHD治疗未满足的需求、甲磺酸贝舒地尔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等分享真知灼见。



医脉通:cGVHD一直是移植领域研究的重点,在当前cGVHD的治疗中,您认为有哪些未满足的需求?


张晓辉教授: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多种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cGVHD是移植后的常见并发症,其治疗仍是临床工作中的一项重大挑战。目前,cGVHD的一线治疗方案主要是糖皮质激素联合或不联合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例如环孢素他克莫司),尽管这种治疗方案在多数患者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但长期使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低下,长期使用激素可能增加患者感染风险,引起库欣综合征等不良反应。


除此之外,移植后组织纤维化是困扰全球医学界的难题,可导致器官功能丧失,降低生活质量,影响患者的长期生存。然而,针对纤维化的治疗手段及其疗效均有限,因此,开发针对不同靶点的有效且相对安全的药物,是未来解决cGVHD治疗难题的关键。


整体而言,临床迫切需要一种药物,既能抑制cGVHD的炎症反应,又能减少移植后免疫异常引起的组织纤维化,进而保护靶器官的功能。随着新药的发展,期待已久的ROCK2抑制剂甲磺酸贝舒地尔的出现改善了这一情况。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表明,甲磺酸贝舒地尔不仅能有效控制炎性反应,还能减轻纤维化,这提示该药有望助力cGVHD患者摆脱难以治愈的困境。


医脉通:伴有严重纤维化的cGVHD治疗是难点,近年来研究者对此展开了深入研究。甲磺酸贝舒地尔作为一种新型的cGVHD治疗药物,可以下调纤维化,您在GVHD领域深耕多年,能否请您谈谈该药的作用机制优势?


张晓辉教授:cGVHD的病理生理过程通常分为3个阶段:组织损伤引起的早期炎症,慢性炎症引起的胸腺损伤及B细胞和T细胞免疫失调,最终导致组织纤维化。虽然cGVHD主要病理生理过程为炎症反应,但其更常见的病理改变是纤维化[1]


研究表明,ROCK2是驱动cGVHD相关炎症和纤维化的关键靶点之一[2],因此抑制该靶点成为预防和治疗纤维化的重要策略。甲磺酸贝舒地尔是一种口服的选择性ROCK2抑制剂,可同时靶向cGVHD的炎症和纤维化过程。多项研究证实,甲磺酸贝舒地尔在一线或多线治疗失败的cGVHD患者中表现出具有临床意义的疗效[3-5]。另外,甲磺酸贝舒地尔可改善受累器官如肝脏、肺的纤维化,通过减少纤维化[6,7],恢复器官功能,助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3,4]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cGVHD治疗药物会引起免疫抑制,尤其是对胸腺中新生的T细胞的过度抑制,导致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减弱,增加白血病复发的风险。实现GVHD和GVL效应的分离,是移植领域医学研究的重要目标。令人欣喜的是,甲磺酸贝舒地尔通过独特的作用机制,实现了这一目标,在治疗cGVHD的同时可保留GVL效应[6]


总体而言,甲磺酸贝舒地尔使得临床医生在面对cGVHD这种复杂疾病时,拥有了更有效的治疗武器,期待甲磺酸贝舒地尔为更多cGVHD患者带来获益。


医脉通:对于1线治疗应答不充分的cGVHD患者,《甲磺酸贝舒地尔治疗cGVHD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4年版)》推荐可尽早启用甲磺酸贝舒地尔治疗。能否请您结合研究进展谈谈甲磺酸贝舒地尔在此类cGVH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张晓辉教授:在《甲磺酸贝舒地尔治疗cGVHD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4年版)》中,血液病领域的专家、学者达成了共识,认为甲磺酸贝舒地尔在治疗cGVHD方面疗效和安全性良好,这一结论不仅基于前期的基础研究,还得到了国际多中心关键II期研究(ROCKstar)和国内Ⅱ期临床研究、真实世界研究的证实[3-5]


药物上市后研究也是药物应用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应不断扩大研究群体,积累研究数据,包括具体剂量、总有效率等关键数据,以评估甲磺酸贝舒地尔的有效性,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疗方案。未来这些研究数据的分享将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应对cGVHD的炎症反应和纤维化问题。


帮助cGVHD患者恢复健康,重返工作岗位和社会,是血液病领域学者共同努力奋斗的目标。随着ROCK2抑制剂甲磺酸贝舒地尔的成熟应用,越来越多的患者将有机会实现这一目标,迎来生命的崭新篇章。


4 张晓辉.png

张晓辉 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长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应用学组组长

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