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日特辑|流感防控新视角:分层诊疗至关重要!
2024-10-31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流感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据WHO估计,流感每年在全球可导致300万-500万例重症病例和29万-65万例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病例1。近年来,全球流感趋势发生了显著变化,尤其在与新冠等其他呼吸道病毒共存的背景下,这一变化对公共卫生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期内容,特别邀请到中日友好医院王业明医生与邹晓辉教授,深度解读全球流感趋势变化及其对防控工作的影响,并分析分层诊疗在流感防控中的重要性。


全球流感流行趋势发生变化,防控工作面临挑战


全球流感流行趋势的变化,对易感人群和医疗保健服务系统构成了重大挑战,并对全球公共卫生带来了严重威胁2。目前,全球流感防控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2


➤ 全球范围内流感病毒的变异和重组持续出现


流感病毒基因组容易发生变异,病毒基因组间重组过程复杂且无法预测,易突变成新的流感病毒变异株3,从而增加流感大流行的风险。


➤ 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疫情时有发生


禽流感病毒(AIV)频繁地从禽类跨物种直接感染人类,甚至曾经引发全球范围内的大流行,为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埋下了巨大隐患3。据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DC)方面称,2024年以来,全美已报告27例人类感染禽流感病例,与接触家禽或牛类有关4


➤ 流感与新冠等多种呼吸道传染病共存


相关研究提示,流感和新冠存在叠加感染风险。预先感染流感病毒会显著促进新冠病毒的入侵和复制;流感病毒感染如同引擎启动开关,会加重新冠病毒的感染;两种病毒共感染,导致患者体内更多细胞和组织受到病毒攻击5。面对这些挑战,全球医疗卫生机构需加强对流感病毒的监测与研究,并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诊疗策略,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流感大流行。

流感防控形势日益复杂,实现分层诊疗迫在眉睫


具有抗流感病毒活性的药物是治疗及控制流感的重要手段6。根据作用机制,目前抗病毒药物主要可分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euraminidase inhibitors,NAI)(包括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病毒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抑制剂(包括法维拉韦玛巴洛沙韦6。临床需对流感患者进行严重程度分层,并予以合适的治疗1


● 对于单纯性流感或轻中度流感的治疗,NAI和RdRp抑制剂均可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一般社区或门急诊就诊的轻症流感患者,通常可以选择NAI或RdRp抑制剂进行治疗;对于一些重症流感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年幼儿童、肥胖者、孕产妇及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7,若患者症状较轻,如仅存在发热、呼吸道症状、咽痛、咳嗽、流涕,未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憋气等一系列预示重症流感的症状,也可在门诊行药物治疗。


NAI在缓解轻症流感患者症状方面显示出良好的效果,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奥司他韦组患者的发热时间显著缩短(p<0.05)8


对于单纯性流感患者,RdRp抑制剂同样展现了其疗效。三期研究显示,相较于安慰剂组,法维拉韦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显著缩短14.4h(p=0.004),患者恢复日常活动时间缩短22.9h,病毒滴度及核酸载量曲线下面积下降更快,至病毒转阴的时间缩短约24h(p<0.001)9;在轻中度流感患者中,一项双盲、平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法维拉韦组主要流感症状缓解的中位时间为55. 4h,非劣效于奥司他韦组10



临床中,NAI应用较为广泛,考虑其治疗时间窗较短、耐药性突变率较低,且在严重型流感患者中的有效性仍存不确定性,当前仍需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新型抗病毒药物,尤其是针对危重症流感患者的治疗11


法维拉韦(又称法匹拉韦,favipiravir)作为一种具有全新抗病毒机制的药物,可诱导病毒产生致命突变,有效抑制病毒RNA的复制;该药物可广谱覆盖流感病毒、新冠病毒及其他RNA病毒,且在流感病毒中具有较低耐药性12-14



● 对于重症流感患者的治疗,联合抗病毒药物的治疗策略值得关注 


对于重症流感患者,已发现联合应用不同靶点机制的抗病毒药物可带来明显获益。国际权威媒体也曾指出,“Two Drugs Better Than One for Severe Influenza”15,为突破重症流感治疗局限提供了的思路。因此,推荐对住院流感患者或者危重症流感患者,使用具有不同靶点机制的两种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


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法维拉韦与NAI奥司他韦联合使用显示出一定的协同抗病毒效果。体外研究显示,法维拉韦与奥司他韦联合用药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增效作用,体内对感染甲型H1N1、H3N2流感病毒和甲型H5N1禽流感病毒的小鼠也具有增效作用11。一项针对重症流感患者的前瞻性研究显示,相较于奥司他韦单药组,法维拉韦与奥司他韦联合用药组:①可显著加速流感病毒清除,2天即显效;②可明显提高第14天临床改善率(62.5% vs 42.2%;p=0.0247);③可明显降低院内肺炎感染率(22.5% vs 50.8%;p<0.001)④可有效改善重症流感患者疾病严重程度11

综上所述,面对流感防控形势日益复杂的局面,分层诊疗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合理应用不同机制的抗病毒药物,或有助于更有效地应对当前的流感防控挑战。


微信截图_20241113101416.png

微信截图_20241113101432.png

参考文献
1.成人流行性感冒抗病毒治疗共识专家组. 成人流行性感冒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 [J/OL] .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22,40:网络预发表.
2.2024世界流感大会.
3.马洲,等. 流感病毒研究现状与进展 [J]. 检验医学, 2020, 35 (12): 1315-1319.
5.Bai L, et al. Cell Res. 2021;31(4):395-403.
9.Frederick G Hayden, et al. 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Volume 226, Issue 10, 15 November 2022, Pages 1790–1799.
10.Report on the Deliberation Results. Japan Evaluation and Licensing Division, Pharmaceutical and Food Safety Bureau Ministry of Health, Labour and Welfare, 2014111.
11.Wang Y, et al. J Infect Dis. 2020 Apr 27;221(10):1688-1698.
12.Furuta Y, et al. Proc Jpn Acad Ser B Phys Biol Sci. 2017;93(7):449-463.
13.Furuta Y, et al. Antiviral Res, 2013; 100 (2): 446-54.
14.赵旭等.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5; 13(4): 16-20.
15.Two Drugs Better Than One for Severe Influenza - Medscape - Dec 16, 2019.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