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CSH丨胡豫教授:精准医疗引领血液肿瘤治疗,共创健康未来
2024-09-26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淋巴瘤 研究进展

血液肿瘤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受阻形成的恶性克隆性增殖性疾病,包括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等,其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具有较强的异质性,预后也存在极大差异1。其中淋巴瘤是我国常见的血液肿瘤,每年发病人数约为10.15万2。近年来精准医学发展迅速,通过深入分析患者的遗传信息、分子标志物及肿瘤微环境等,促使小分子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等方案相继涌现,改变了血液肿瘤的治疗格局,为患者带来更佳的生存获益与生活质量。


2024年9月20-22日,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血液学学术会议(CSH)在武汉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会议特邀国内外著名专家共话血液疾病领域的最新进展,探讨未来发展之路。值此之际,医脉通特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胡豫教授分享血液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剖析当前淋巴瘤领域现状,以飨读者。




医脉通:本次 CSH 大会内容丰富多彩,全面覆盖了血液疾病诊疗领域的最新进展,为参会者呈现了一场学术盛宴。近年来,血液肿瘤领域取得了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和突破。您在该领域深耕多年,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这一年中重要的进展以及其对临床实践的影响?


胡豫教授


过去一年,血液肿瘤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相关研究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在诊断方面,血液疾病精准诊断技术发展迅猛,高水平个体化诊断体系将为血液疾病诊疗发展提供实验室保障。本次会议上也展示了如何根据患者的遗传特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提升治疗效果。在大数据医疗方面,“白血病临床大数据”项目,近年来持续产出代表性成果,通过汇聚各中心的有效数据,对探索出适合中国人群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意义重大。


此外,以嵌合抗原受体 T 细胞(CAR-T)为代表的免疫疗法是血液疾病目前最为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我国自主研发的 CAR-T 产品治疗数据良好,CD19/CD22/BCMA 三靶点 CAR-T 疗法也正在临床试验阶段,可能成为治疗的新武器,有望更全面、更有效地控制肿瘤的生长。


医脉通:随着肿瘤精准医学的发展,免疫及靶向治疗等手段在淋巴瘤领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淋巴瘤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推动了淋巴瘤治疗格局的转变。能否请您谈谈这些改变对临床治疗目标的制定产生了哪些影响?


胡豫教授


近年来,随着肿瘤精准医学的快速发展,特别是 BTK 抑制剂、双特异性抗体和 CAR-T 疗法的应用,淋巴瘤从一种致命性疾病转变为可以长期管理的慢性病,甚至有治愈的可能。因此,在淋巴瘤的治疗中,我们更需重视患者的长期管理,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当前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老年淋巴瘤患者的比例逐渐上升。老年人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对治疗的耐受程度低。临床应该根据患者的基因型和分子分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确保老年患者能够安全有效地接受治疗。


随着各种小分子靶向药物(如 BTK 抑制剂、PI3K 抑制剂、核输出蛋白抑制剂、BCL-2 抑制剂等)、双特异性抗体、单克隆抗体等药物层出不穷,淋巴瘤的治疗已步入无化疗时代,患者的预后得以持续改善。对于老年淋巴瘤患者而言,新一代 BTK 抑制剂脱靶效应相关不良事件(心血管毒性事件及出血等)风险较低,延长患者生存的同时兼具安全性,为其提供了有效、良好的选择。


总体而言,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诊疗观念的提升,我们有望为淋巴瘤患者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光明的未来。


总结

近年来,血液肿瘤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精准诊断和创新疗法方面。精准诊断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血液疾病诊疗提供了坚实基础,而基于患者遗传特征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则进一步提升了治疗效果。同时,大数据医疗项目的推进,有望探索出适合中国人群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在淋巴瘤治疗领域,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特别是小分子靶向药物、CAR-T 疗法及双特异性抗体等创新疗法的应用,淋巴瘤已逐渐转变为可长期管理的慢性病,甚至有望实现治愈。对于老年淋巴瘤患者这一特殊群体,临床强调需根据其基因型和分子分型制定个性化方案,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外,新一代靶向药物的问世,标志着淋巴瘤治疗进入了无化疗时代,患者预后得到显著改善,生活质量也得以提升。随着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与诊疗理念的持续革新,为淋巴瘤患者铺就了一条通往更加健康、充满希望的未来之路。


1730787442809542.png

胡豫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血液病学研究所所长

教育部生物靶向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候任主委

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

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教育委员会委员

中华血液学杂志副主编

临床内科杂志/临床血液学杂志/临床急诊杂志主编

中国医院管理副主编 /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编委 

Thrombosis Research/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 副主编

国家杰青、长江特聘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全国优秀医院院长

中国医院管理突出贡献奖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全国创新争先奖章

何梁何利基金奖


审批编号:CN-144447

有效期至:2024-12-25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支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参考文献
1.刘宇丹,等.中国医药导报,2024,21(22):81-85.
2.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 2024.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