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大浩,高巨,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麻醉科
1.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
细胞焦亡的概念最早由Cookson和Brennan于2001年提出,最初被定义为“半胱天冬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 caspase-1)依赖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除了caspase-1外的其他多种caspase家族成员也能介导细胞焦亡的发生。细胞焦亡激活的通路主要包括依赖caspase-1的经典焦亡途径、依赖caspase-4/5/11的非经典焦亡途径及caspase-3/8介导的焦亡途径。
经典焦亡途径: 经典的细胞焦亡途径与炎性小体的组装和caspase-1的活化密切相关。炎性小体是由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PRR)参与组装的蛋白复合体,当病原体入侵机体时,细胞内的NOD样受体蛋白1(NLR family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1,NLRP1)、NLRP3、NLR家族CARD结构域蛋白4(NLR family CARD domain containing 4, NLRC4)、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等PRR可识别相应的刺激信号,并与caspase-1前体(pro-caspase-1)和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RD,ASC)结合形成炎性小体。
NLRP3为目前细胞焦亡研究中最受关注的PRR,NLRP3由N端的PYD、C端的LRR和中央的NACHT三个结构域组成。NLRP3被激活时,可因NACHT结构域的同型相互作用发生寡聚化,并通过PYD结构域的相互作用募集ASC及下游的pro-caspase-1组装成NLRP3炎性小体,并进一步诱导无活性的pro-caspase-1自身切割成活化的caspase-1。
caspase-1可于Asp275位点将消皮素D(gasdermin D,GSDMD)切割为GSDMD-C和GSDMD-N, GSDMD-N通过与细胞膜内表面的磷脂酸、磷脂酰
非经典焦亡途径 Miao等研究表明,caspase-1在细胞焦亡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随着研究的深入,Shi等研究表明,caspase-4/5/11可通过N端的CARD结构域直接与细胞内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结合活化,并诱导细胞焦亡的发生,这种不依赖于caspase-1的细胞焦亡途径被称为非经典焦亡途径。
活化的caspase-4/5/11可直接通过切割GSDMD暴露N端,并在细胞膜表面形成寡聚孔诱导焦亡过程,通过激活NLRP3炎性小体间接介导IL-18和IL-1β的成熟和释放参与炎症反应。Shi等研究表明,在非经典焦亡过程中NLRP3炎性小体的活化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为GSDMD-N端形成的寡聚孔诱导胞内K+外流激活NLRP3炎性小体,另一种为活化的caspase-11通过开启缝隙连接蛋白pannexin-1通道诱导三磷酸
caspase-3/8介导的焦亡途径: 既往对于caspase-3/8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细胞凋亡领域,认为caspase-3/8是凋亡过程中的关键调节因子。Wang等研究表明,caspase-3/8也参与了细胞焦亡的过程,caspase-3可被肿瘤坏死因子及
此外,翟延评等研究表明,caspase-8被激活后可进一步切割GSDMD、促进IL-1β的释放,最终诱导细胞焦亡,提示焦亡与凋亡可能通过caspase-3/8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
2.不同类型细胞焦亡参与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机制
脓毒症ALI的临床表现主要为
巨噬细胞焦亡与脓毒症ALI: 巨噬细胞为机体固有免疫中重要的效应细胞,巨噬细胞焦亡时可释放大量促炎性因子引起炎性细胞浸润、肺泡结构破坏,在脓毒症ALI的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众多研究对脓毒症ALI中巨噬细胞焦亡发生的机制进行了探索。Li等研究表明,特异性敲除巨噬细胞NLRP3基因可缓解LPS诱导的小鼠脓毒症ALI并降低肺组织中GSDMD的表达。此外,Wu等研究表明,caspase-1特异性抑制剂AC-YVAD-CMK可减轻LPS引起的小鼠ALI并抑制巨噬细胞焦亡,表明NLRP3炎症小体及caspase-1的活化参与了脓毒症ALI中巨噬细胞焦亡的过程,为巨噬细胞焦亡潜在的调控靶点之一。
Ying等研究表明,在LPS诱导肺泡巨噬细胞损伤模型中,过表达微小RNA-495(microRNA-495, miR-495)可抑制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并降低GSDMD的表达水平,同时miR-495表达上调后,脓毒症模型小鼠肺组织中NLRP3、ASC和caspase-1的表达水平降低、肺损伤程度减轻。
此外,Pu等研究表明,敲除自噬相关蛋白7(autophagy related protein 7, ATG7)基因后,小鼠对
中性粒细胞焦亡与脓毒症ALI: 中性粒细胞为来源于骨髓并在人体血液循环中占比最高的白细胞,在机体的急性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当ALI发生时,肺泡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活化的巨噬细胞诱导趋化因子的释放,将大量中性粒细胞招募到肺部。
近年来,中性粒细胞焦亡在脓毒症感染中的作用逐渐受到了关注。Ryu等研究表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只能诱导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中少量的中性粒细胞焦亡(仅占BALF内中性粒细胞数目的0.7%);NADPH氧化酶2(non-phagocytic cell oxidase 2,NOX2)基因缺陷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诱导的小鼠中性粒细胞焦亡水平显著升高(约占BALF内中性粒细胞数目的11%),表明NOX2在中性粒细胞焦亡的过程中可能发挥调控作用。
解健研究表明,LPS气管内注射后,小鼠肺组织中caspase-1、caspase-11和GSDMD表达上调,BALF内中性粒细胞焦亡水平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GSDMD基因特异性敲除后小鼠对LPS的耐受性增强,肺组织炎症水平降低、损伤程度减轻,表明GSDMD在中性粒细胞焦亡的过程中同样发挥关键作用。
不过,与内皮细胞及巨噬细胞不同,中性粒细胞焦亡并不依赖于caspase-1介导经典焦亡途径。Chen等使用沙门氏菌感染小鼠并分离其骨髓中性粒细胞,结果表明,虽然中性粒细胞中NLRC4炎性小体和caspase-1活化增加,但并未触发细胞焦亡。Kovacs等研究表明,在中性细胞内,caspase-1和caspase-11的活化都能裂解GSDMD蛋白,但只有caspase-11活化时才能触发细胞焦亡,caspase-11在中性粒细胞焦亡的过程中可能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肺血管内皮细胞焦亡与脓毒症ALI: 肺血管内皮细胞为附着在肺微血管内腔的扁平细胞,具有维持血管张力、调节通透性及血流等作用,并与糖萼、基膜及细胞外基质共同构成血管屏障。内毒素、缺氧等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时,肺血管内皮细胞广泛损伤和死亡,导致血管屏障功能障碍,在ALI的发展过程起到重要作用。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焦亡同样参与了脓毒症ALI的病理生理过程。Yang等研究表明,LPS可通过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 TLR4)蛋白激活NLRP3炎性小体和caspase-1,进一步诱导肺血管内皮细胞焦亡;失血性休克时,肺血管内皮细胞内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表达增强激活casapse-1,与LPS协同引起肺血管内皮细胞焦亡,加重肺损伤。
Lai等研究表明,脓毒症小鼠肺组织中第2组先天淋巴细胞(group 2 innate lymphoid cell, ILC2)计数明显增加,且ILC2可通过分泌的IL-9抑制肺血管内皮细胞中caspase-1的活化,从而发挥抗细胞焦亡作用,表明ILC2计数增加可能为脓毒症时机体的内源性保护机制之一。除了caspase-1外,caspase-11在肺血管内皮细胞焦亡过程的作用也受到广泛关注。
Cheng等研究表明,LPS可通过TLR4/caspase-11信号通路诱导小鼠肺血管内皮细胞的焦亡,使用LPS在体外分别处理TLR4-KO及caspase-11-KO小鼠的肺血管内皮细胞,结果表明,caspase-11基因缺陷时细胞焦亡被显著抑制,TLR4基因缺陷并未对细胞焦亡产生明显影响,表明caspase-11在肺血管内皮细胞焦亡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Huang等研究表明,LPS处理后,小鼠肺血管内皮细胞内caspase-11表达上调并切割GSDMD得到GSDMD-N。GSDMD-N不仅可与细胞内的线粒体膜结合引起线粒体损伤,还可在肺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形成寡聚孔将线粒体DNA释放到细胞外,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及血管壁修复。caspase-11基因缺陷时,mtDNA释放减少,小鼠肺损伤减轻,表明caspase-11可能是脓毒症ALI时的潜在治疗靶点之一。
其他: 除了上述机制之外,Wei等研究表明,甲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可通过caspase-3/GSDME途径诱导肺泡上皮细胞的焦亡,细胞焦亡途径同样参与肺泡上皮细胞损伤的过程。
3.小结
细胞焦亡是脓毒症ALI重要的发病机制,靶向抑制细胞焦亡已成为脓毒症ALI潜在治疗方法之一。目前,关于细胞焦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典焦亡途径与脓毒症ALI的关系,对于非经典途径及caspase-3/8介导的焦亡途径与脓毒症ALI的研究相对缺乏;脓毒症ALI过程中不同类型细胞的焦亡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尚不明确;针对脓毒症ALI过程中细胞焦亡通路靶向治疗的研究仍处于细胞及动物研究阶段,缺乏相应的临床研究。随着相关的研究不断深入,细胞焦亡或将成为脓毒症ALI重要治疗靶点。
来源:陆大浩,高巨.细胞焦亡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临床麻醉学杂志,2024,40(04):412-415.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