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策实教授:助力基础与转化研究创新成果逐步落地,最终造福乳腺癌患者丨2024 乳腺癌干细胞大会
2024-11-01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KLF5 基底型乳腺癌

“第十三届乳腺癌干细胞大会”于2024年10月11-13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本届大会上,来自国内外乳腺癌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以临床问题为导向,聚焦乳腺癌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继续围绕“乳腺癌干细胞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相结合”的主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推动乳腺癌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水平发展。值此之际,医脉通特邀云南省肿瘤医院陈策实教授分享本届大会亮点,探讨KLF5促进基底型乳腺癌的新机制。


医脉通:本届乳腺癌干细胞大会上,国内外乳腺癌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乳腺癌领域研究前沿进展。作为大会主席,能否请您介绍大会召开的初衷,在日程设置方面有哪些亮点和特色?


陈策实教授:自2012年起,乳腺癌干细胞大会每年如期举办,如今已来到第十三届并逐渐成为国内乳腺癌基础与转化研究领域的顶级学术盛会。今年的大会由河南省肿瘤医院刘真真主任及其团队协办,地点设在郑州,在组织和内容安排上呈现出以下几大亮点:


首先,大会始终保持高水准的学术设置,所有受邀讲者均为过去一年中在科研领域取得突出成果的专家。同时数量也创新高,超过30位,其中包括徐兵河院士以及其他如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万人计划入选者等国家级人才。此外,部分专家还拥有丰富的海外留学和科研经验,进一步提升了大会的国际化视野。


其次,大会特别注重对青年学者的培养,为此而专门设立了青年学者论坛、研究生与博士后论坛,以及壁报展示环节。这些安排旨在为年轻科研人员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助力其学术成长。


总体而言,本次大会为期两天,内容丰富、议程紧凑。13日中午大会已顺利落下帷幕,圆满结束。


医脉通:乳腺癌中,基底型三阴性乳腺癌具有较高的恶性程度,预后不佳,临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式。能否请你谈谈,KLF5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何联系?其促进基底型乳腺癌的新机制是什么?该发现对于基底型乳腺癌的治疗有何潜在意义?


陈策实教授:在本次大会上,我代表我们实验室分享了我们在KLF5转录因子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实际上,我个人已经研究KLF5超过20年,早在博士后期间就发现过KLF5在癌症中的重要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逐渐揭示出KLF5在基底型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高表达及其强大的促癌功能。KLF5不仅促进了癌细胞干性和增殖迁移,还与免疫逃逸和耐药密切相关。通过抑制KLF5的生物学功能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并提高多种治疗手段的敏感性。


此次会议上我们报告了最新发现:CDK4/6抑制剂在临床上主要用于ER阳性、Luminal A/B型乳腺癌,而对TNBC效果不佳,其中的部分原因在于KLF5在TNBC中的高表达。KLF5能够诱导转运蛋白XPO-1表达,而XPO-1负责将抑癌因子RB从细胞核中转运到胞浆,从而使RB失去抑癌功能,导致细胞周期失控。


CDK4/6抑制剂的抗肿瘤机制大体是通过抑制CDK4/6激酶,阻止RB的磷酸化,从而恢复RB的抑癌功能。然而在TNBC中,即使CDK4/6抑制剂成功抑制了RB的磷酸化,由于RB被XPO-1转运到胞浆,无法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因此治疗效果不佳。


基于这一发现,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治疗策略:通过联合使用XPO-1抑制剂和CDK4/6抑制剂,阻止RB被转运出核,恢复对E2F转录因子的抑制作用,从而有效抑制肿瘤。目前,已有XPO-1抑制剂被批准用于治疗血液肿瘤。我们计划将其与CDK4/6抑制剂联合使用,探索其在TNBC中的治疗潜力。目前相关的临床试验设计正在积极推进,希望这一联合疗法能够为TNBC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医脉通:基于目前的研究成果,能否请您谈谈未来有哪些研究方向值得探索?


陈策实教授:这次乳腺癌大会汇集了全国范围内基础研究和转化医学的最新成果。我们在会议中听到了许多前沿进展,并讨论了未来研究的热点方向。在大会总结中,主要提到了以下几个关键点:


1、乳腺癌干细胞仍然被认为是肿瘤发生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如果能够深入了解如何调控乳腺癌干细胞并找到关键的靶点,将有望为未来的诊疗提供全新的策略和疗法;

2、肿瘤代谢是当前研究的热门领域之一,会议上有大量关于糖脂代谢调控如何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讨论;

3、肿瘤免疫治疗近年来也备受关注,尽管在某些患者中取得了显著疗效,但整体而言仍有待提升。如何通过精准医学为合适的患者匹配最佳治疗方案是肿瘤免疫和肿瘤微环境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4、肿瘤的耐药机制和转移机制也是研究的重点,这一领域的进展对临床医生尤为重要,因为克服治疗耐药性、有效阻止肿瘤转移进而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是当前临床治疗中的重大挑战;

5、在药物研发方面,表观遗传学药物的开发以及靶向蛋白降解技术的应用,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亮点,这些新技术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6、肿瘤筛查的角度来看,液体活检是值得关注的方向;

7、与此同时,肿瘤类器官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许多研究团队利用类器官模型进行靶点验证和药物研发。


未来随着这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必将为临床诊治带来更多突破。总体而言,这次大会展示了乳腺癌研究领域的诸多新进展和未来的研究方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更多创新成果将逐步转化为临床应用,最终造福患者。


image.png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