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ESC重磅研究丨宋雷教授:ABYSS研究显示心肌梗死后中断β受体阻滞剂未达非劣效终点,支持持续用药
2024-09-07

2024年8月30日至9月2日,万众瞩目的202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2024)在英国伦敦盛大举行并圆满落幕。在本届大会首日的HOT LINE1专场中,备受期待的ABYSS研究重磅发布1,2。研究结果显示,左室功能保留的心肌梗死后患者中断β受体阻滞剂治疗在主要终点上未能达到研究预设的非劣效界值,且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导致住院风险增加。


近几年来,β受体阻滞剂在心肌梗死中的作用一直是心血管领域的热点讨论话题。为了深入探讨ABYSS研究结果,我们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宋雷教授对该研究进行解读。宋教授将结合最新的研究数据,为大家提供宝贵的见解,帮助医务工作者更好地把握β受体阻滞剂在心肌梗死(MI)治疗中的应用。


ABYSS研究填补左室功能保留的心肌梗死后患者是否应长期继续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重要证据:中断治疗未达到非劣效终点,增加了缺血事件发作,支持长期使用


研究背景:


心肌梗死后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适当持续时间尚不清楚。对于无其他并发症,有MI病史的患者,需要关于长期中断β受体阻滞剂治疗以减少副作用和改善生活质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


研究方法:


ABYSS研究是一项在法国49个临床中心进行的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非劣效性研究,是规模庞大且具有充足统计把握度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共纳入3698例既往(>6个月)有MI病史、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长期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且在过去6个月内未发生任何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患者,其中71.5%的患者使用比索洛尔,95%的患者接受了血运重建治疗,基线LVEF中位数为60%(其中23%的患者LVEF为40%-50%)。


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中断(n=1846)或继续使用相同剂量、相同药物的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n=1852),其中高剂量β受体阻滞剂患者的中断可以逐步进行。所有患者分别在6个月、12个月接受评估,随后在随机后每年进行一次评估,直至最后一例受试者完成至少1年的随访。


根据非劣效性分析(定义为双侧95% 置信区间[CI]上限的组间差异<3个百分点),主要终点是由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或因其他心血管原因住院组成的复合终点;关键次要终点是通过欧洲五维生活质量(EQ-5D)评分测量的基线至6个月和12个月间的变化。两组患者之间β受体阻滞剂的分布和平均剂量基本相似,随访期间的中位静息心率为63次/分。


研究结果:


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0年,最长随访5年。


ღ主要终点未达到预设的非劣效性边界


在意向治疗分析(ITT)人群中,研究结果显示,中断治疗组和继续治疗组中分别有23.8%(n=432)和21.1%(n=384)的患者达到主要终点(风险差值为2.8个百分点,95%CI [-0.1-5.5],风险比[HR]为1.16,95%CI [1.01-1.3]),组间无显著差异(非劣效性检验P=0.44)(图1)。


1728963476440623.png


图1. 两组患者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


ღ中断β受体阻滞剂治疗并未改善患者报告的生活质量


在关键次要终点方面,中断治疗组基线与末次随访的EQ-5D问卷评分的绝对变化为0.033±0.150,继续治疗组为0.032 ± 0.164(平均差异为0.002,95% CI -0.008-0.012),组间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与继续治疗组相比,中断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未得到改善(图2)。


1728963499926135.png


图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变化


ღ中断β受体阻滞剂治疗与心绞痛风险的增加相关,导致更多的住院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住院方面,与继续治疗组相比,中断治疗组患者的住院率增加(16.6% vs 18.9%),且心绞痛发生风险和需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比例增加(图3)。


1728963596437228.png


图3. 两组患者的住院情况和冠状动脉相关疾病发病情况


研究结论:


ABYSS研究结果显示,该研究未能在LVEF正常的MI患者中证明中断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具有更好的安全性,且会导致住院率增加。此外,中断β受体阻滞剂治疗并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专家点评——ABYSS研究结果支持持续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价值


根据ABYSS研究结果,其实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中断治疗未能证明非劣效与延续治疗


中断β受体阻滞剂治疗在安全性和疗效上均未能达到研究预设的非劣效界值,中断治疗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略高,特别是在心绞痛复发和相关住院率方面,提示在无明确替代治疗方案的情况下,中断治疗可能增加风险。


2.继续使用β受体阻滞剂具有保护作用


继续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尤其是在预防心绞痛复发和减少因心血管原因住院方面,表现出更好的临床结果。这表明,尽管现代治疗方法已显著改善了MI患者的预后,但β受体阻滞剂的继续使用仍然提供了重要的保护作用。


3.中断β受体阻滞剂治疗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尽管有担忧认为β受体阻滞剂可能影响生活质量,但研究未发现中断治疗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


4.ABYSS研究对临床实践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该研究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证据支持,建议在管理MI患者时应谨慎考虑中断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决定。对于那些已耐受治疗且风险较高的患者,继续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仍然是一个更为安全的选择。


总的来说,ABYSS研究为β受体阻滞剂在MI后的持续使用提供了坚实的证据支持。尽管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能考虑中断治疗,但整体数据显示,继续使用β受体阻滞剂不仅在预防心血管事件方面表现出更佳的保护作用,还能减少心绞痛复发和因心血管原因的住院率。同时,研究也表明,中断治疗并未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这进一步巩固了持续治疗的临床价值。


在ESC 2024大会期间,法国巴黎索邦大学医院Silvain教授明确指出,中断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潜在风险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有限改善,均不支持中断治疗的做法。在此次ESC新闻发布会上3,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的Marc Bonaca教授指出,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个性化决定。特别是在LVEF介于40%到50%之间,或者多血管疾病未得到完全血运重建的患者中,继续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对这些心功能尚未完全恢复的患者尤为重要。来自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的Sripal Bangalore教授同样指出,如果患者已经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并且耐受良好,没有明显的副作用的情况,继续使用这些药物可能是更为稳妥的选择。Sripal Bangalore教授的观点与ABYSS研究的结果相一致,均表明在这些情况下,停止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可能带来更多的风险,而非受益。此外,ESC大会中多位专家均认为在新的随机对照研究(如DANBLOCK、BETAMI、REBOOT和SMART-DECISION)完成之前,不应轻易改变现有的临床指南。这反映了对当前数据的不确定性以及在继续使用β受体阻滞剂问题上的谨慎态度。


综上可知,ABYSS研究为在MI后继续使用β受体阻滞剂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特别是在已耐受治疗的患者中,继续治疗能够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心血管健康。在当前的临床实践中,临床医生应谨慎评估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并在更多研究结果进一步明确最佳治疗策略之前,优先考虑继续使用β受体阻滞剂。


专家简介


1728963803442690.png

宋雷 教授

博士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冠心病一病区主任 冠心病中心副主任 介入导管室负责人

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要研究者(PI)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腔内影像及生理学专业访问学者

国家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导师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内科分会老年心血管学组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

健康中国2022年度最美践行者;第九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提名;2024年北京优秀医师奖;第四批北京健康科普专家,北京健康文化促进会健康科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参考文献
1.2024 ESC. Assessment of ßeta blocker interruption one Year after an uncomplic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 on Safety and Symptomatic cardiac events requiring hospitalization. HOT LINE 1.
2.Silvain J, et al. N Engl J Med. 2024 Aug 30.
3.https://www.tctmd.com/news/abyss-safety-signal-seen-when-beta-blockers-stopped-post-mi-patients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