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晚期巨细胞病毒感染:新型移植技术的意义
2024-09-12 来源:医脉通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100天内,预防性治疗(PET)和来特莫韦预防(LET)可有效预防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但与迟发性CMV感染相关。研究者开展了一项回顾性研究,为分析由异基因HSCT存活者组成的大型队列中晚期CMV疾病的关键特征。


研究方法


该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2001年至2017年(PET队列)和2018年至2021年(LET队列)接受异基因HSCT的CMV血清阳性患者,这些患者在HSCT后至少存活100天。该研究旨在分析两个队列患者的CMV血清阳性100天存活者的临床表现、风险因素、预防算法和晚期CMV疾病的结局。


在整个研究期间,对于接受脐带血HSCT的患者、接受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或阿仑单抗的患者、在第100天前接受CMV再激活或疾病治疗的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GVHD(cGVHD)的患者,每周通过血浆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CMV监测,直至移植后1年。在非脐带血HSCT患者中,如果糖皮质激素剂量降低至<0.5mg/kg/d或其他免疫抑制剂剂量逐渐减少且患者连续3次监测PCR检测阴性,则监测频率改为每隔1周。


研究结果


在研究期间接受移植的2625例CMV血清阳性异基因移植患者中,PET队列的2298例患者中有2155例存活至HSCT后第100天,LET队列的327例患者中有314例存活至HSCT后第100天(表1)。截至第100天,分别在PET队列1555例(73%)和LET队列168例(53%)观察到了一定程度的CMV再激活。


表1 

1726119114445094.png

1726119181757022.png

1726119227103137.png


在整个研究人群中有203例患者晚期CMV疾病发作,首次晚期CMV疾病的估计累积发生率为7.2%(95%置信区间[CI],6.2-8.3)。在PET组中,160例患者在移植后2年内发生1182次晚期CMV疾病,在LET组中,17例患者在移植后2年内发生21次晚期CMV疾病。这些队列中首次晚期CMV疾病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7.4%(95%CI,6.4-8.6)和5.4%(95%CI,3.2-8.3)(图1)。


1726119285605357.png

图1


37例(1.5%)患者出现CMV病第2次发作。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中,移植后应用环磷酰胺与胃肠道CMV病的发生风险增加相关。在100天前检出CMV血症或CMV疾病、在100天后接受≥1 mg/kg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和慢性GVHD、淋巴细胞减少、HLA不相合供者状态也与晚期CMV疾病相关。HLA不相合供者状态和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较晚(≥1 mg/kg)是晚期CMV病复发的危险因素。晚期CMV疾病最常见于长期低水平未治疗的病毒血症,并且与HSCT后2年的死亡独立相关。


研究结论


在该>2400例CMV血清阳性的异基因HSCT患者的队列中,晚期CMV是一个持续存在的问题,并与显著的死亡率相关。同时,研究表明持续性病毒血症患者开始PET治疗是晚期CMV疾病的一个潜在可改变的风险因素,特别是在接受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中。未来可以研究降低迟发性CMV疾病频率的替代方案,包括延长抗病毒治疗,减少全身免疫抑制以治疗cGVHD,以及通过疫苗或细胞治疗改善CMV特异性免疫的策略。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