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国罕见病联盟、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办公室等共同主办的“2023年中国罕见病大会”在京召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周红雨教授对NMOSD的诊疗进展进行了全面解读。
NMOSD概述
临床症状
NMOSD首次发病见于各年龄阶段,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居多。临床上多以严重的视神经炎(ON)和纵向延伸的长节段横贯性脊炎(LETM)为特征表现,6组NMOSD的核心临床症候分别为视神经炎、
NMOSD为高复发、高致残性疾病(图1);常与一些自身免疫疾病如干燥综合征、
图1:NMOSD的高复发、高致残性
致病机制
目前,整体上认为AQP4-IgG是NMOSD致病性抗体。血清AQP4-IgG主要在外周由
抗体依赖性星形胶质细胞损伤涉及CDC、CDCC和ADCC等机制,并进一步导致炎症反应、少突胶质细胞丢失、脱髓鞘和神经元丢失(图2)。
图2:NMOSD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影响
(1)HLA
(2)免疫调节基因:
· NMOSD发病风险增加相关基因:CD40、STAT4、GTF2IRD1-GTF21、TNFSF4、CD58;
· NMOSD发病风险减少相关基因:IRAK1。
NMOSD的诊断
谈及对于NMOSD患者的诊断,周红雨教授指出,尽管NMOSD与
MS的诊断基于影像学寡克隆区带,其病灶具有空间多发性,且脊髓MRI多呈短节段病灶。而NMOSD的诊断(如图3)以“病史+核心临床症候+影像特征+生物标记物”为基本依据,以AQP4-IgG作为分层。
AQP4-IgG对于NMOSD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达90%-95%。因而NMOSD的诊断基于AQP4-IgG检测,若检测为阳性,结合6组核心症状(视神经炎、急性脊髓炎、极后区综合征、急性脑干综合征、急性间脑综合征和大脑综合征)中的任意一组,便可确诊为NMOSD;但也有少部分患者AQP4-IgG呈阴性,对于该类患者需参考其他亚临床及免疫学证据做出诊断。除此之外,我们还需排除其他疾病如MS,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图3:NMOSD诊断标准
关于NMOSD患者的AQP4-IgG检测,一项小型研究表明,AQP4-IgG可能在NMOSD发作前16年就存在。因此,为了确定NMOSD患者的症状前血清中是否存在AQP4-IgG,一项基于美国国防部血清储备库(DoDSR)样本的前瞻性研究应运而生。
该研究选取了64例确诊的NMOSD患者,并按比(1:1:1)选取了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和MS对照者(图4)。
结果发现(图5),健康和MS对照组中,参与者的AQP4-IgG检测都呈阴性,而50%的NMOSD患者在发病前1200天就已经出现了AQP4-IgG阳性。如此看来,部分患者即使AQP4-IgG阳性,但其视神经系统却无损害,因而也无法确诊为NMOSD。甚至有些AQP4-IgG阳性的患者终生不发病。只有当体内补体激活,细胞毒性抗体等促进急剧的炎症反应,损害视神经系统,患者才得以发病。
图4:研究方法
图5:研究结果曲线
总的来说,NMOSD是一个高复发、高致残的疾病,且致病“罪魁祸首”AQP4抗体的出现很可能早于我们目前的认识。对于NMOSD的准确诊断,AQP4抗体滴度的监测和随访至关重要。明确诊断后进行及时且高效的预防治疗是降低残疾风险的关键,可有效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