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探秘甲氨蝶呤:探寻最大化疗效与最小化副作用之路
2024-09-03

引言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是一种广泛用于治疗风湿性疾病的药物,尤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治疗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初,甲氨蝶呤于1950年代被用于肿瘤治疗,到了1960年代,研究首次报告其在银屑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随着研究的深入,甲氨蝶呤在其他风湿性疾病领域的应用也逐渐被发掘。本文将详细探讨甲氨蝶呤的化学结构、药代动力学、适应症及剂量、副作用及注意事项,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内容,为临床医生提供实用的指导。


甲氨蝶呤的化学结构和药物效应


甲氨蝶呤是一种叶酸类似物,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阻止二氢叶酸还原成四氢叶酸,进而干扰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甲氨蝶呤主要通过以下机制发挥药效:


代谢干扰

甲氨蝶呤的代谢可增加腺苷的生成,减少嘌呤和嘧啶的合成,抑制细胞增殖。


免疫调节

通过影响T细胞和B细胞的活性,减少免疫介质的产生,从而达到抗炎和免疫抑制的效果。


5ae6021d-9291-4005-9cec-6b971ba270f4.png

图一:甲氨蝶呤的化学结构


药理学


包括吸收、生物利用度、分布、代谢和排泄。


吸收与生物利用度

低剂量甲氨蝶呤可以通过口服或非消化道途径(皮下或肌肉)给药。口服给药主要通过肠道吸收,经门静脉进入肝脏;非消化道给药则通过肝动脉直接进入肝脏。在剂量小于15 mg每周时,口服和非消化道给药的吸收率基本一致,但高于15 mg每周时,口服吸收率会降至30%。


分布

甲氨蝶呤在体内主要与血浆蛋白结合,半衰期约为6小时。甲氨蝶呤可以在第三间隙(如胸腔积液腹水)中聚集,因此对这些患者用药时需特别注意。


代谢和排泄

主要在肝脏进行代谢,甲氨蝶呤在体内被活化为多聚谷氨酸化的形式(MTXPG),MTX及其代谢物通过肾小球滤过及近端小管分泌进入原尿,但在远端小管中也会重吸收,大部分在12小时内排泄到尿液中,约15周后检测不到MTXPG了。


适应症


甲氨蝶呤广泛用于治疗各种风湿性疾病,包括:


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及其相关疾病

如Felty综合征,RA并发的皮肤血管炎。


其他风湿性疾病

如幼年特发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炎性肌病、系统性硬化症、多系统结节病等。


剂量与给药方式


剂型:2.5mg、5mg、10mg、15mg片剂(口服)、25g/mL溶液剂型(皮下或肌肉注射)。


起始剂量

通常每周10-15mg(肾功能正常患者)。


剂量调整

口服剂量>15mg/周时,建议分两次服用,间隔6-12小时。

肾功能清除率<30mL/min的患者禁用。

肾功能清除率30-59mL/min的患者需慎用并低剂量起始并密切监测,逐渐增加使用剂量。


辅助用药

建议每日补充1-3mg叶酸,以降低副作用。


特殊人群

儿童患者:一般以0.3mg/kg/周剂量开始,逐步增加。

老年患者(≥65岁):由于肌肉组织减少,老年人的血清肌酐水平可能无法准确反映实际肾功能,存在偏差。目前的MTX推荐剂量如下:起始剂量应在5-7.5mg/周左右,且总剂量不宜超过20mg/周。根据肌酐清除率(CrCl)调整用药剂量如下表:

老年患者MTX剂量调整建议

883e7d42-7969-4d80-b23f-9f1cd0247163.png




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甲氨蝶呤的常见副作用包括:


胃肠道反应

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和口腔炎等症状。通过补充叶酸(每日1-3 mg)可以减少这些副作用。


肝毒性

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尤其是在存在饮酒、糖尿病或同时使用肝毒性药物、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的患者中。


血液系统反应

如全血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但发生率较低。


肺部综合征

包括急性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和胸膜炎等,症状表现为气短、干咳和发热等。


甲氨蝶呤流感样症状

表现为恶心、低热、肌肉酸痛、寒颤等症状。上述症状一般可通过叶酸治疗、减量、改用非胃肠道途径给药或者改变用药时间(睡前服用)来缓解。


皮肤黏膜反应

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在使用MTX时出现皮肤和黏膜毒性反应,且这些反应与剂量有关。通常,患者会出现轻度口腔溃疡,但在大剂量时,也可能出现口腔、食管、肠道和阴道的严重溃疡。补充叶酸对缓解这些反应有效。


恶性肿瘤风险

MTX引起的恶性肿瘤风险尚未有一致结论。有报道指出,接受MTX治疗的RA患者可能会患上淋巴瘤。然而,由于RA患者本身就有较高的淋巴瘤发生率,因此这一现象是否由MTX引起仍需进一步研究。


特别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建议酌情减量,并根据肾功能随时调整剂量。

生育影响:甲氨蝶呤可导致可逆性男性不育,对女性生育能力影响较小。无论男女,在试图生育前,至少提前3个月停用甲氨蝶呤。

用药监测:治疗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全血细胞计数、肝功能、肾功能、HBV/HCV状态,检测频率应根据用药时间长短调整:

用药少于3个月:每2-4周检查一次

用药3-6个月:每8-12周检查一次

用药超过6个月:每12周检查一次




药物相互作用


甲氨蝶呤与多种药物存在相互作用,主要包括:


肝毒性药物

硫唑嘌呤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合用可能增加肝毒性。


有机酸类药物

如磺胺类和水杨酸盐类,可能抑制甲氨蝶呤的肾小管分泌,增加药物浓度及毒性风险。


抗生素

青霉素类药物,特别是TMP-SMZ,使用时需特别注意。



禁忌症


绝对禁忌

严重肝、肺、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酒精性肝病;妊娠和哺乳期;活动性感染。


相对禁忌

轻中度肾功能不全(使用时需密切监测)。


|总结

甲氨蝶呤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免疫调节剂,在风湿病治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广泛的适应症范围、相对可控的不良反应以及良好的经济性,使其成为风湿病治疗的基石药物。然而,鉴于其潜在的副作用和禁忌症,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并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Singh JA, Saag KG, Bridges SL Jr, et al. 2023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Guidel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Arthritis Care Res (Hoboken). 2023;75(1):3-59. doi:10.1002/acr.24933
2.Kremer JM, Cush JM, Crofford LJ, et al. Consensus on methotrexate use in rheumatic diseases. Nat Rev Rheumatol. 2022;18(12):729-743. doi:10.1038/s41584-022-00830-3
3.Zhao Y, Zheng Y, Chen Y, et al. Methotrexate in combination with conventional synthetic 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lin Rheumatol. 2024;43(2):331-341. doi:10.1007/s10067-023-06685-9
4.Romão VC, Fonseca JE. Major challenges in rheumatology: will we ever treat smarter, instead of just harder? Front Med (Lausanne). 2023;6:144. doi:10.3389/fmed.2019.00144
5.Schäfer M, Schäfer C, Ewald N, et al. Role of methotrexate in the treatment of psoriasis and psoriatic arthritis. J Dtsch Dermatol Ges. 2023;21(3):273-292. doi:10.1111/ddg.14997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