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诊断,把握最佳抗凝时机!三张图篇揭秘热射病性凝血病发病机制
2024-08-25 来源:重症学习

来源:重症学习


微信图片_20240825233513.png

微信图片_20240825233518.png

微信图片_20240825233524.png


热射病性凝血病(Heat Stroke-Induced Coagulopathy,HIC)是一种由热射病引起的严重并发症,表现为全身性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的情况。以下是治疗热射病性凝血病的主要原则:


一、迅速降温


快速降温是治疗热射病和其并发症的关键。主要方法包括:

冷水浸泡:将患者浸泡在15-20℃的冷水中,并不断搅拌以确保均匀降温。

冰袋冷敷:将冰袋置于大血管附近,如腋窝、腹股沟和颈部,以加速降温。

蒸发散热:用冷水或酒精擦拭患者全身,并使用电风扇或空调加速蒸发。


二、维持血液循环和器官灌注


热射病患者常伴有脱水和休克,需通过补液和药物维持血液循环稳定:

补液:通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平衡盐溶液,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血管活性药物:如有低血压,可使用升压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以维持血压。


三、监测和管理凝血功能


凝血功能障碍是热射病的严重并发症,需密切监测和管理:

监测凝血指标:包括PT、APTT、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等,定期复查以评估凝血功能。

新鲜冰冻血浆(FFP):如有明显的凝血功能障碍,可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以补充凝血因子。

血小板输注:如血小板计数显著下降,需进行血小板输注。


四、预防和治疗DI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HSIC的严重并发症,需积极预防和治疗:

抗凝治疗:在严密监测下,使用肝素等抗凝药物,但需慎重,防止出血风险加大。

纠正酸碱平衡:通过补液和电解质管理,纠正酸碱失衡,有助于改善凝血功能。


五、支持器官功能


由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是热射病的常见并发症,需综合支持各器官功能:

肾功能保护:密切监测尿量和肾功能,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

呼吸支持:如有呼吸衰竭,需使用机械通气或无创通气。

肝功能支持:通过药物和营养支持保护肝功能。


总之,热射病性凝血病的治疗需要迅速降温、维持血液循环、密切监测和管理凝血功能,并综合支持各器官功能。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