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8-30日,血液学转化与创新大会于上海成功举行,本次大会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血液学专家齐聚上海,共同深入交流血液学的临床成果转化以及前沿治疗进展等议题,借此契机,医脉通也有幸邀请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江倩教授和《Leukemia》主编Robert Peter Gale教授畅谈CML疾病分期改变以及TFR等热点问题,希望为广大临床医生的CML治疗选择带来启发。
江倩教授:非常感谢Robert Peter Gale教授能够参加此次血液学转化与创新大会,以及今天的CML相关学术问题探讨。首先,请问您认为临床转化和治疗创新对白血病治疗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Robert Peter Gale教授:CML是一种由基因突变驱动的恶性血液疾病,TKI的使用使得患者预后取得了显著改善,众多患者已经不会再因CML而死亡。但是对于其他的恶性血液疾病来说,其致病机理要更加复杂,治疗难度也更大。因此如何把在CML领域的成功治疗经验应用到其他的恶性血液病中,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我想这也是本次血液学转化与创新大会举办的重要目的。
江倩教授:CML治疗可能是临床创新和靶向药物研发的经典案例,也为我们治疗其他恶性血液病带来了启发。2022年WHO分类中删除了CML加速期(AP)的定义,而您在本次大会中也进行了以Goodbye AP为主题的报告,但是目前国际上对于是否需要删除AP仍存在一些争议,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Robert Peter Gale教授:我认为CML实际上只有两个阶段,即慢性期(CP)和急变期(BP),因为目前对于CML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预测患者对于TKI的应答情况,无论患者是否存在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减少等情况,如果患者对于TKI应答情况良好,则患者的预后良好,如果对TKI应答不佳,则预后不佳2。
50年前,加速期的分类可能很重要,但现在我认为已经不再重要,因为对于慢性期和加速期患者,我们的治疗方案是一致的。临床医生坚持使用旧的CML分期已经很长时间,改变他们的思考方式几乎不太可能。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马克斯·普朗克曾说:“新的科学真理,与其说是靠说服反对者而获胜,莫不如说是因为反对者终于死去,而熟悉它的新一代成长了起来。”
江倩教授:所以现在的加速期分类标准可以看作是一种不良预后相关的高风险协变量,总体来看慢性期和加速期患者的预后类似,而是否对于TKI产生反应是患者能否取得较好结局的标志。这类似于急性白血病领域的微小残留病(MRD),不论患者属于低危还是中高危组,如果患者取得MRD阴性,则患者的预后较好3,您是否这么认为?
Robert Peter Gale教授:我认为的确如此,如果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存在5号
江倩教授:TFR目前是CML治疗的热点方向,您认为TFR是所有患者都应该追求的治疗目标吗?
Robert Peter Gale教授:我认为答案显然是否定的,TFR不是所有患者都应该追求的治疗目标。如果一位75岁的CML患者同时合并心脏病和糖尿病,其负担得起TKI治疗,并且耐受性好,治疗依从性高,我认为不一定需要停用TKI治疗。但是如果患者年龄30岁,并且无法负担TKI治疗,或者使用TKI耐受情况不佳,那么考虑TFR是一个合理的治疗目标,但是具体应该如何处理需要根据患者情况判断。停用TKI可能并不会带来风险,但是每一位患者对于停用TKI的认知可能并不相同。例如患者已经无法负担TKI治疗,此时存在10%的TFR可能,有些患者可能会选择尝试,但是对于一些较为谨慎的患者,可能存在50%的TFR可能他们才会选择尝试。所以我认为对于TFR不需要设置任何限制,通过设置一些规则来具体限定TFR的尝试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涉及患者的经济状况、用药疗效和耐受性以及个人选择偏好等多种因素。
江倩 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副院长
国际CML基金会国家代表委员会成员
国际白血病及相关疾病比较研究协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白血病-淋巴瘤学组副组长
北京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白血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白血病分会主任委员
Robert Peter Gale教授
MD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Ph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
DSc(hc)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and Albany Medical College
Fellow 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
Fellow 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 of the UK and Ireland
Fellow 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
Visiting Professor Haematology,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Visiting Professor Haematology/Oncology,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Guangzhou, China
Editor-in-Chief LEUKEMIA
Associate Editor-in-Chief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INTERNAL MEDICINE
Executive Editor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Sky-diving certification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