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我国临床肿瘤工作者能够更快、更方便地分享国际一流科研成果,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联合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日共同主办的“2024年中国临床肿瘤学年度进展研讨会(BOC)暨 Best of ASCO 2024 China”于2024年7月5-7日在广州召开。值此会议之际,医脉通特邀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葛睿教授分享
医脉通:本次会议您分享了2023年乳腺癌领域的临床肿瘤学进展,可否请您结合报告内容简要介绍一下我国乳腺癌的年度研究进展?
葛睿教授:本次大会上,非常荣幸能够分享2023年乳腺癌领域中国临床研究进展。在梳理过程中,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这些乳腺癌相关研究反映了目前的乳腺癌诊治水平以及研究发展方向。本次,我们主要关注三项2023年度重要研究进展和三项2023年度值得关注的研究进展。
首先,在HR+乳腺癌领域中,有两项研究,一项研究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团队带来的DAWNA-2研究。该研究是一项评估
此外,2023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团队带来了HR+/HER2-乳腺癌再划分为四种SNF亚型,并根据基因组学等特征,制定相应的临床治疗策略,为这部分患者的精准治疗给出更多答案,给予更多循证证据支持。
另外,在HER2过表达乳腺癌领域中,也有两项研究,一项是PHILA研究。该研究是一项评估
对于吡咯替尼来说,除了既往非常熟知的PHENIX及PHOEBE研究,再到现今的PHILA研究,我们在晚期一线治疗的探索不断。由浙江省肿瘤医院王晓稼教授团队牵头的PANDORA研究是一项评估吡咯替尼联合多西他赛一线治疗HER2+转移性乳腺癌的开放、多中心II期临床研究,研究中纳入了高比例的内脏转移人群及既往接受过(新)辅助治疗的人群,并成功到达了ORR的主要研究终点,符合方案患者的确认ORR达81.8%,首次至PR/CR时间仅为1.51个月,在曲妥珠单抗经治患者中的ORR更高,高达83.3%,中位PFS也达到20.83个月。值得一提的是,在肯定该研究的疗效同时,方案中还通过修正增加了对
最后,我们在乳腺癌领域的探索不仅聚焦于新药、新疗法,也在大数据的层面进行国内外临床实践的比较。此次由江泽飞教授领衔的CSCO BC专家组,将中美乳腺癌近十年诊疗模式变迁数据进行了相应的数据库对比。通过大数据的比对,我们发觉无论是外科治疗的保乳率、重建率,还是系统治疗的抗HER2治疗药物覆盖率、转化率等多个方面,中国的乳腺癌诊疗模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看到了和国际临床实践的接轨,甚至是在部分方面也有所超越。我想,这也有赖于我们不断在临床研究、临床实践上的探索和提升,也有赖于国家在医保政策、药物可及性等方面的不断“加码”,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患者的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
医脉通:本次ASCO大会中,乳腺癌领域公布了多项重要成果,您认为哪些研究进展对于未来乳腺癌治疗格局会产生巨大影响?
葛睿教授:今年ASCO大会的每一项研究都值得我们深入地研判,也值得我们结合临床实践深入思考。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我会特别关注一些早期乳腺癌领域的相关研究,以及一些值得关注的前沿探索。在HR阳性乳腺癌领域中,更多着眼于具有临床高复发风险的患者,应如何进行更好的强化治疗。在本次的ASCO大会当中,NATALEE和monarchE等研究有所更新,看到了亚组数据的可观结果,以及生物标记物的探索,为临床实践带来更多指引和思考。我们既往在临床中有很多的考量,如早期HR+/HER2-乳腺癌是否均需进行辅助强化治疗,能否通过一些明确的临床指标结合生物标记物来指导选择辅助强化治疗的适宜患者,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患者,是否有必要进行辅助强化治疗?本次大会NATALEE研究报告的结果提示,在腋窝淋巴结阴性伴高危因素的患者中,
此外,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除了入组时观察到的基线临床特征外,是否还有更好的一些探索性方向来指导精准治疗患者筛选。这次大会中,monarchE研究报告了ctDNA检测的预后价值,对于这样一种非常简便、易操作、易重复的检测项目来说,在将来或将成为临床实践中很好的诊断选择。
在ASCO大会中,我也会关注ADC在乳腺癌领域中的相关研究进展。既往大会中,BEGONIA研究证实了Dato-DXd联合
在ADC领域,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了中国原研的新型抗TROP-2 ADC芦康沙妥珠单抗(SKB264)也呈现了非常好的PFS等疗效数据。期待更多大样本随机对照III期研究数据,以及获批适应证后,为临床实践带来新的治疗选择,为我国乳腺癌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医脉通:作为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的专家,您对乳腺癌的诊疗也有自己独到的感悟。在您看来,乳腺癌的临床现状还有哪些亟待满足的临床需求?
葛睿教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也是我个人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对于乳腺癌的治疗来说,一方面我们要追求保证患者治疗疗效和生存获益,同时也要关注患者的安全性事件管理和生活质量的保障。
谈及乳腺癌治疗,我个人的理解会围绕着两个词,第一个是“精准”,第二个是“个体化”。所谓“精准”主要是在传统的分子亚型基础上联合多基因检测、再次的亚型划分、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多方面,对患者再次进行精细化的划分和分层,把控每个治疗决策点时患者的具体情况,最终确认更为精准的、适宜的治疗策略。尽管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但也是非常令人鼓舞的,我们已经看到了部分研究呈现了很好的结论。在临床实践中,临床医生需要及时的了解国内外的治疗新模式,更好地设计每一位患者的每一步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更优的疗效。
随着乳腺癌诊疗的不断发展,“个体化”的意义越来越重要。在诊疗过程中,我们既要考量患者的病情、既往治疗史、合并症等身体情况,也要关注患者的需求、生活质量的追求,以及患者的治疗理念的变化。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来说,治疗的目标是治愈。现今乳腺癌的治疗模式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从新辅助治疗概念的延伸,再到手术方式的创新,保乳保腋、乳房重建率不断提升,以及在辅助治疗阶段不同的个体化治疗策略不断出现,都在为乳腺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有力保障。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到治疗的不单单是疾病,同时也在治疗患者的身心健康,要关注患者的全程管理。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可以参考CSCO指南等指导患者的个体化治疗策略,进行合理的“排兵布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贯彻落实精准化、个体化治疗,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获益和生活质量,为更多乳腺癌患者保驾护航,撑起生命的保护伞。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