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巍教授专访:中西合璧,畅叙中医治疗在疼痛管理中的应用及进展
2024-07-12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中医治疗 疼痛

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受和情绪体验,对个体的生存至关重要。中医和西医对疼痛的理解有所不同,中医在疼痛治疗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应用价值。5月12日,在北京医学会疼痛委员会2024年第一次学术会议召开之际,医脉通特别邀请河北省中医院郝巍教授,就中医治疗在疼痛相关疾病的应用等相关话题分享真知灼见。郝巍教授详细介绍了中医理论中疼痛的分类,分享了疼痛的中医治疗方案、疗效及进展。


专家简介


郝巍.png

郝巍教授

河北省中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主任,疼痛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中西医结合学组全国委员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筋骨养护分会副理事长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疼痛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针灸学会针麻分会常委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术期医学分会,常委

河北省医学会理事

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术期医学与疼痛专委会主任委员



医脉通:请您介绍下,在中医理论中,疼痛是如何分类和解释的?


郝巍教授:


在中医理论中,疼痛分类方法很多。


按照疼痛部位,可分为五体痛(皮、肉、筋、骨、脉)、六经疼痛、经筋疼痛、皮部痛和脏腑痛等。


根据病因,可分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和诸痛属心等。早期认为经脉淤堵不通,则导致疼痛;随着疼痛时间延长,气血虚弱,导致不荣则痛;所谓诸痛属心,是因为心主神明,所有疼痛皆由心反映。


医脉通:在中医疗法中,针灸和中药是常用的治疗方式。请问这两种方法在疼痛治疗方面的效果如何?除此之外,中医治疗疼痛还有哪些特殊的方法?


郝巍教授:


针灸和中药都有其各自的优势。针灸在调理经络、疏通气血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药在补益气血方面的疗效较针灸更佳。


通过中医手段治疗疼痛时,需要辨证患者疼痛的原因,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是进行针灸治疗还是中药治疗。其实,在临床上,更多的时候需要通过针药结合手段治疗疼痛。


此外,还有很多中医手段可用于疼痛治疗,包括药物竹罐、中药塌渍、刮痧和熏蒸等。


医脉通:在疼痛治疗方面,中医和西医各具哪些优势?在疼痛治疗中,中医和现代医学如何相互补充?请分享您的经验。


郝巍教授:


现在西医使用的疼痛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神经阻滞和药物治疗等,其整体思路为“阻断”。中医治疗疼痛则以“疏通”为主,无论是针灸治疗还是中药治疗,其总体思路均为不通则痛,通过疏通经络来治疗疼痛。


中医治疗疼痛的疗效相对比较轻微,尤其是对于创伤或急性疼痛的治疗,西医或更具优势。对于全身气血的调理、慢性疼痛的治疗和气血衰微患者的疼痛管理,中医治疗则更具优势。


医脉通:您认为,目前中医疼痛治疗在临床中还存在哪些困难和挑战?未来,您对中医疼痛治疗有哪些期待和展望?近年来,在疼痛的中医治疗方面,有哪些新的进展?


郝巍教授:


现在疼痛治疗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很难客观地评估疼痛的好与坏、强与弱。所以在疼痛治疗过程中,缺少客观的疗效评价指标。


展望未来,希望可以探寻一套良好的中西医治疗组合方案,针对不同的疼痛类型和患者,采用多模式的镇痛方式,以达到最好的镇痛效果。


目前在中医镇痛方面,针灸相关的研究较多,尤其针灸抗炎作用的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由于大多数疼痛是一种炎症反应,因此针灸的抗炎作用可以在镇痛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中医治疗癌痛和其他疼痛的机制和疗效也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相关研究也非常值得期待。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