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导读
茶碱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历史悠久,在扩张支气管、抗炎、调节免疫等方面具有疗效。虽然其治疗窗较窄和支气管舒张作用相对较弱,但因其价格低廉和使用方便,至今仍是治疗气道阻塞性疾病的常用药物之一。本文总结了茶碱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和注意要点,以飨读者。
茶碱类药物的应用
静脉注射茶碱曾被广泛用于治疗 COPD和哮喘急性加重。茶碱能解除气道痉挛、增加气道内黏液的清除、降低气道对刺激物的反应性;此外还有增加心肌收缩力、舒张肺血管,增加水盐排出,改善右心室功能及某些抗炎等作用。有荟萃研究表明茶碱疗效不如吸入性β2受体激动剂,两者联用也无明显益处,反而增加了发生副作用的风险,因此不推荐茶碱作为COPD和
除了
➤呼吸衰竭和膈肌疲劳
茶碱可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降低其对CO2的敏感阈值,增加呼吸中枢冲动。还能增强膈肌收缩力,缓解膈肌疲劳,从而治疗呼吸衰竭。茶碱对膈肌和呼吸的作用有利于呼吸衰竭的逆转和脱离呼吸机。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
对OSAS 患者,口服缓释茶碱明显减少呼吸暂停和呼吸功能不全的发作次数,提示其可能对那些有夜间症状、不适合手术或持续气道正压治疗的患者有益。
➤其他:用于治疗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急性
常用茶碱类药物
迄今为止已知茶碱类药物及其衍生物有300多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有
➤氨茶碱
本药具有平喘作用,主要用于缓解哮喘、支气管炎、阻塞性肺疾病、心功能不全等引起的喘息症状。其为茶碱与乙二胺的复盐制剂,比茶碱水溶性高20倍,易于溶解和吸收。但该药为碱性,局部刺激性大,口服易致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痛等胃肠道反应,宜饭后服用,或选用肠溶片剂。肌内注射局部可有红肿疼痛等。
常用口服量为每次0.1~0.2g,每天3~4次;静脉滴注,一次 0.25~0.5g,以5%~10%
➤二羟丙茶碱
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以缓解喘息症状。也用于心源性肺水肿引起的哮喘。其为茶碱的中性制剂,pH近中性,对胃肠道刺激小,主要用于口服给药。其支气管舒张作用较氨茶碱少。心脏副作用也很轻,仅为茶碱的1/10。
常用量为每次0.1~0.2g,每天3次;静脉滴注每次为0.25~0.5g,应加入5%的葡萄糖250~500ml液体中缓慢静脉滴注。
➤多索茶碱
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及其他气管痉挛引起的
静脉用药成人每次0.3g,加入10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每天1次;口服0.2~0.4g,每天2次。
茶碱类药物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茶碱的安全范围较窄,不良反应较多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其血药浓度密切相关,血药浓度超过治疗水平 (>20mg·L-1) 时,易发生不良反应。可见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
➤在用药期间患者禁烟、酒、咖啡,警惕可能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本品静脉输液时,应避免与
➤由于茶碱的疗效与剂量密切相关,其有效血浆浓度的高限与其发生副作用的浓度十分接近,且不同病期,病情程度不同的患者,其有效剂量亦存在很大的差异,个体差异大,故使用茶碱应慎重。鉴于许多因素可影响茶碱的药动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监测其血药浓度,及时调整浓度和滴速,确保其浓度在治疗范围内。
➤一旦发生了氨茶碱的急性中毒,应采取以下措施:
立即停止茶碱接触,进行洗胃、分次口服
参考文献
[1] 马晓雯,寿张轩,张夙.平喘药——呼吸系统疾病用药指导系列(三)[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23,20(10):1-16.
[2] 陈荣昌,钟南山,刘又宁等.呼吸病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年.
[3] 林碧英,许惠溢.简述临床常用的三种茶碱类药物[J].海峡药学,2018,30(07):249-250.
[4] 王玉娇.茶碱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1):26-27.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