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届欧洲血液学会(EHA)年会于2024年6月13日-16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举办。医脉通团队在EHA会议现场采访到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陈文明教授,为我们分享本次EHA会议中
医脉通:EHA会议是全球瞩目的血液领域盛会,来自世界各地的各领域专家学者一起分享并探讨创新理念及最新研究成果,您作为骨髓瘤领域资深专家,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本次大会上MM领域有哪些重要进展?
陈文明教授:首先,冒烟型骨髓瘤分为标危、高危和超高危,目前超高危患者已纳入治疗范围。对于高危患者,是否治疗仍存在争议,因为目前总体治疗原则是观察等待,但有一些临床试验正在关注这部分患者的治疗策略。本次会议上也有很多相关的研究报道,研究者们希望通过临床试验,进一步提高高危患者的疗效,阻止疾病的进展,使患者获得治愈机会。
其次,CD38单抗四药联合方案明显提高了新诊断适合和不适合移植患者的疗效。Isatuximab联合治疗在适合和不适合移植患者中目前也获得良好的数据结果,
最后,复发难治骨髓瘤的治疗进展主要集中在新药研发方面,ADC药物belantamab mafodotin和
医脉通:近年来,中国在世界血液领域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展现大国担当,今年EHA大会上,中国的入选研究数量位列第三,您如何看待我国在MM领域近年来的发展?
陈文明教授:近年来,中国专家在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领域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在基础研究方面,我们与国际合作或国内团队开展了众多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加深了我们对骨髓瘤的认识,也推动了疾病的治疗进展。在临床研究方面,中国专家更加注重双抗和CAR-T疗法的研究。特别是在CAR-T研究领域,中国专家一直处于全球的领先地位。我们不断探索CAR-T疗法的新方法和新策略,为骨髓瘤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这次会议上,中国的多篇MM领域相关研究成果被选为口头报告,进一步展示了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实力和能力。
中国学者工作不仅在国内得到了广泛认可,也在国际上获得了高度赞誉。我们的研究成果为骨髓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为全球的患者带来了希望。相信随着我们的不断努力和创新,我们将在骨髓瘤领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就,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医脉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近年MM领域各种类型新药层出不穷,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改进,结合本次EHA大会上的研究进展,您对未来MM的治疗发展趋势有何预测?有哪些新的研究方向或策略值得关注?
陈文明教授:MM至今尚未有根治之法,因此,当前MM治疗的焦点在于能否实现疾病的治愈。目前,临床上对MM的早期诊断日益重视,许多患者能够在早期阶段就发现疾病,这与过去MM一经发现往往已至中晚期的状况形成了鲜明对比,无疑为治疗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能否将疾病阻止在早期阶段,使其不再进展,甚至达到治愈,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因此对于高危的冒烟型骨髓瘤患者,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正在进行探索,期望通过应用新型治疗策略如双抗、CAR-T细胞疗法等,使疾病达到治愈。
另外,既往针对双抗和CAR-T细胞疗法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复发/难治的患者或作为末线治疗手段,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正在积极探索将双抗、CAR-T细胞疗法结合现有的治疗手段前移,如四药联合移植后序贯双抗或CAR-T,以期延长患者的生存。目前,四药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平均PFS约为4-5年,我们期待通过加入CAR-T和双抗,能使患者的PFS提升至7-8年,甚至实现更长时间的缓解,乃至真正的治愈。
除此之外,我们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高危患者如四药耐药、多药耐药,或即使快速达到缓解但迅速复发的这类患者的治疗目前仍存在极大的难度。这是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去克服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陈文明 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主任
北京市多发性骨髓瘤医疗研究中心主任
首都医科大学血液病学系主任
北京市卫生系统“215”人才学科带头人
医学参考报检验医学编辑部主任
北京市医管局登峰人才团队及多发性骨髓瘤重点专业带头人,朝阳学者
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委员
亚洲骨髓瘤网(AMN)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委员骨髓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常委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常委骨髓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抗白血病联盟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分会常委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淋巴血液肿瘤分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医师分会整合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学组成员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京津冀中西医结合血液病联盟副理事长
先后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组长、副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资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编专著3部、主译专著1部、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2部、参编专著2部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