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区淋巴瘤(MZL)是常见的B细胞
MZL概述:流行病学与临床表现
MZL是起源于边缘区的B细胞淋巴瘤,属于惰性淋巴瘤,按照原发部位的不同,分为3种亚型。据报道,美国MZL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为19.6例/100万人年;其中9%为脾MZL,30%为结内MZL,61%为结外MZL4。MZL病理学形态上常表现为小的淋巴细胞克隆性增生3,而不同亚型的好发部位和临床表现不同:
MALT结外MZL:胃肠道是该亚型最常见的原发部位。胃原发MALT淋巴瘤的症状包括消化不良、返酸、腹痛和体重减轻等,B症状不常见,
结内MZL:主要累及淋巴结,偶可累及骨髓和外周血。大部分患者表现为无痛性多发淋巴结肿大。
脾MZL:常累及脾、脾门淋巴结,也常累及骨髓、外周血和肝脏。主要表现为
见微知著:MZL诊断相关检查
MZL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结果等。应完成的实验室检查包括
剖幽析微:MZL的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MZL的诊断以病理学为金标准,病理学诊断应在有经验的病理实验室进行,标准参照2022版的WHO淋巴肿瘤分类,所有病理标本应常规进行IHC的检测,如条件允许也应进行流式细胞的检测。部分MALT淋巴瘤可出现t(11;18),预示疾病晚期和抗Hp疗效欠佳,可通过PCR或FISH的方法进行检测1。脾脏MZL的确诊依赖于脾组织学检查,但脾切除术并不常用于治疗,因此需要使用血液和骨髓结果来间接确立脾肿大患者脾MZL的诊断。但在某些情况下,即使经过广泛的病理学检查(包括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结果),也无法根据骨髓组织学特征确诊脾MZL2。
MZL的病理诊断更多的是一种排除法,免疫标志物无特异性3,易与其他惰性B细胞淋巴瘤混淆2,需在排除其他类型的小B细胞淋巴瘤后方可诊断,故而MZL的鉴别诊断尤为重要,只有经过详细的
图1 MZL与其他小B细胞淋巴瘤的鉴别诊断
分期施治:MZL的治疗指征
MZL的治疗策略应参考原发部位和疾病分期。目前淋巴瘤标准的分期系统是Lugano分期,但对于MZL通常适用于非胃或结内MZL。胃肠MZL通常采用Ann Arbor分期系统的Lugano改良版或胃肠淋巴瘤的TNM分期(巴黎分期),而脾MZL通常为脾单发,通过脾切除进行诊断和分期1。
抗Hp治疗是早期胃MALT淋巴瘤的首选治疗方式。对于原发胃以外部位的Ⅰ/Ⅱ期结外MZL和结内MZL,放疗是常用的治疗手段,部分不适合的患者可以考虑
“靶”握先机:无化疗方案引领MZL治疗新方向
随着新药的研发,BTK抑制剂等新型靶向药物为MZL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一项评估
由于目前MZL一线系统治疗尚无标准方案,主要为基于利妥昔单抗的免疫化疗或者chemofree方案。虽然MZL总体生存率好,但患者往往复发,并可能复发数次。因此,对于MZL治疗保留足够的器官功能和避免过度毒性非常重要和必要。故而探索高效、低毒的无化疗方案尤为重要。在MZL后线治疗中获得高度认可后,BTKi的治疗应用也在不断向前线推进。
一项奥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一线治疗MZL的研究结果显示8,中位随访13.0个月,10例患者的最佳缓解率达90%,未观察到严重不良事件及BTKi脱靶相关不良事件,该联合方案在初治MZL中表现出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和良好的安全性。未来,在MZL等惰性淋巴瘤领域,奥布替尼等靶向治疗药物的不断发展有望引领其无化疗新格局,值得持续探索。
总结
明确诊断是精准治疗方案制定的基础,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新型靶向药物奥布替尼在MZL的治疗中展现出有前景的疗效和安全性,其针对MZL的适应症也已纳入到国家医保基准目录,未来可期。高效、低毒的无化疗方案是未来MZL治疗的探索方向,期待更多研究结果披露,以期为更多患者带来生存获益的同时具有更优的生活质量。
邱录贵 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淋巴瘤诊疗中心主任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卫健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国际骨髓瘤学会(IMS)委员
国际骨髓瘤工作组( IMWG)专家委员会委员
《Blood Advances》杂志编委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骨髓瘤主任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中华血液学杂志》等6种核心期刊编委
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重点项目等基金项目30余项
发表论文近600篇,其中SCI论文160余篇;主编专著6部;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获省部级成果一等奖2项
易树华 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
国家血液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惰性淋巴瘤研究中心
淋巴肿瘤诊疗中心二病区主任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淋巴细胞疾病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委员、学术秘书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首届常务委员兼秘书长
中国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工作组组长
中国滤泡性淋巴瘤工作组副组长
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委员
中国实验血液学会血液免疫学组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血液学专委会第一届委员
天津市血液与再生医学会理事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专业委员会青委员
执笔撰写多个淋巴瘤诊治指南与专家共识
国际华氏巨球蛋白血症专家共识起草专家
《中国肿瘤临床》、《白血病・淋巴瘤》、《Blood and Genomics》杂志编委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