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ASCO|HR+/HER2-乳腺癌领域3项热点研究一文速览
2024-05-27 来源:医脉通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第一的恶性肿瘤,其中激素受体阳性(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亚型[1]。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作为创新靶向治疗药物,联合内分泌治疗(ET)已成为HR+/HER2-乳腺癌的最佳标准疗法。瑞波西利是我国首个获批用于绝经前/围绝经期晚期乳腺癌患者初始治疗的CDK4/6抑制剂,开展的MONALEESA系列研究树立了HR+晚期乳腺癌治疗新标准,其中MONALEESA-7研究,是同类产品研究中首次在绝经前患者中得出显著OS获益的Ⅲ期研究,中位OS长达58.7个月[2];并且,瑞波西利在HR+/HER2-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中已获得阳性结果,NATALEE研究证实了瑞波西利联合内分泌辅助治疗在HR+/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良好疗效,与单独使用ET相比,联合组显著降低Ⅱ期/Ⅲ期HR+/HER2-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复发风险达25.2%[3],并且所有关键亚组获益与总体获益一致。基于NATALEE研究,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乳腺癌最佳辅助化疗和靶向治疗的选择指南》在更新中高度推荐:符合NATALEE研究入组标准的HR+/HER2-早期乳腺癌且复发风险高的患者,可给予3年瑞波西利联合ET的辅助治疗[4]


ASCO年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最具权威性的临床肿瘤学会议之一,2024年ASCO年会将于当地时间5月31日-6月4日在美国芝加哥召开。此次ASCO大会上,与瑞波西利相关共3项重磅及热点研究(包括NATALEE研究、MONALEESA-3研究等)入选,全面涵盖早期及晚期乳腺癌领域,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多循证医学证据。医脉通特整理了入选研究简讯,以飨读者。


摘要号(报告类型):512(Rapid Oral Abstract Session)


英文标题:Baseline (BL) characteristics and efficacy endpoints for patients (pts) with node-negative (N0) HR+/HER2− early breast cancer (EBC): NATALEE trial.


中文标题:NATALEE研究:淋巴结阴性(N0)HR+/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基线特征和疗效终点


报告人:Denise Yardley (Sarah Cannon Research Institute)


报告时间:2024年05月31日 15:09-15:15(北京时间06月01日 04: 09-04:15)


专场地点:E451 | On Demand


研究背景


NATALEE研究评估了瑞波西利+非甾体芳香化酶抑制剂(NSAI)与单独NSAI治疗HR+/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包括N0患者)复发风险增加的情况,并显示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无浸润性疾病生存期(iDFS)获益。本次更新报告了N0亚组患者的基线特征、疗效和安全性[5]


研究方法


本研究纳入5101例具有复发风险的Ⅱ期或Ⅲ期HR+/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按照1:1随机分配接受瑞波西利(400mg/d,给药3周+停药1周,持续36月)联合NSAI(来曲唑阿那曲唑,持续≥60个月)或单独NSAI治疗。随机化前12个月,患者可接受任何标准(新)辅助内分泌治疗(ET)。截至2023年7月21日,中位随访33个月,意向治疗(ITT)人群中,78%的患者完成了3年的瑞波西利治疗或提前终止治疗,21%的患者在本次分析时仍在接受治疗。N0亚组包括T2N0患者(ⅡA期,伴有组织学分级G3或G2,Ki-67≥20%或高基因组风险[HGR])、T3N0患者(ⅡB期)和T4N0患者(ⅢB期),排除T1N0患者。


研究结果


2549例接受瑞波西利+NSAI治疗的患者和2552例接受NSAI治疗的患者中,分别有285例(11%)和328例(13%) N0患者。N0亚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在两组间平衡。大多数患者为绝经前患者(瑞波西利+NSAI: 67% vs 单独NSAI:63%)。N0患者病理分期为ⅡA期(瑞波西利+NSAI: 74% vs 单独NSAI:73%)、ⅡB期(17% vs 13%)或ⅢB期(9% vs 12%)。大多数患者既往接受过化疗(瑞波西利+NSAI: 72% vs 单独NSAI:71%);瑞波西利+NSAI组中59%和单独NSAI组62%的患者既往接受内分泌治疗。对于接受瑞波西利+NSAI或单独NSAI治疗的T2N0患者,49% vs 45%的患者组织学分级为G3,49% vs 53%的患者为G2(T2N0、G2和Ki-67>20%的患者为54% vs 56%;T2N0、G2、Ki-67≤20%/缺失和HGR的患者为13% vs 23%)。


与ITT人群获益一致,瑞波西利改善了NATALEE研究N0亚组患者的iDFS(3年iDFS率:93.2% vs 90.6%,HR 0.72,95%CI:0.41-1.27)、无远处疾病生存期(DDFS)(3年DDFS率:94.3% vs 91.5%,HR 0.70,95%CI:0.38-1.29)和无远处复发生存期(DRFS)(3年DRFS率:96.3% vs 92.5%,HR 0.58,95%CI:0.29-1.17)。安全性分析显示,N0亚组患者的安全性与ITT人群一致,瑞波西利+NSAI组因所有级别不良事件而停药的发生率为24%,单独使用NSAI组发生率为8%。


研究结论


在NATALEE研究N0患者中,瑞波西利联合NSAI相比单独使用NSAI具有与ITT人群一致的疗效获益和可控的安全性。在早期随访中,对照组的3年 iDFS、DDFS和DRFS率均显示出N0亚组的复发风险。这些研究结果支持在复发风险增加的HR+/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包括N0患者)中使用瑞波西利。


摘要号(报告类型):1012(Clinical Science Symposium)


英文标题:On-treatment (tx) dynamic circulating tumor DNA changes (∆ctDNA) associated with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and overall survival (OS) of patients (pts) with HR+/HER2− advanced breast cancer (ABC) in MONALEESA-3 (ML-3).


中文标题:MONALEESA-3研究:治疗中的ctDNA动态变化 (∆ctDNA)与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的相关性


报告人:Stephen Chia (BC Cancer)


报告时间:2024年06月02日 17:06-17:18(北京时间06月03日 06: 06-06:18)


专场地点:Arie Crown Theater | Live Stream


研究背景


在MONALEESA-3 研究中,瑞波西利+氟维司群治疗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PFS和OS显著优于安慰剂+氟维司群。本次更新报告了治疗中ctDNA的变化与临床结果(PFS/OS)和肿瘤大小的相关性,以及ctDNA可检测性与影像学进展的相关性[6]


研究方法


患者按2:1随机分配接受瑞波西利+氟维司群或安慰剂+氟维司群作为一线或二线治疗。在第1周期第1天(C1D1)、C4D1、C8D1和每8个周期检测ctDNA水平,直到治疗结束。分析包括: 通过Wilcoxon秩和检验评估从C1D1到C4D1的 ctDNA 变化百分比;通过Kaplan-Meier可视化ctDNA与PFS/OS的关系;通过Cox 比例风险模型评估 ctDNA 与肿瘤指标相关性(客观缓解率、最佳变化百分比、第一次肿瘤评估时变化百分比);通过Fisher's精确检验比较两组之间ctDNA可检测性;以及通过不同时间点的ΔctDNA评估,对ctDNA水平与影像学进展之间的前置时间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


总体而言,534/726(73.6%)例患者进行了C1/C4配对测量。在C1和C4可检测到(+) 和检测不到(-)ctDNA 的比例分别为C1+/C4+,33.0%;C1+/C4-,34.5%;C1-/C4-,27.5%;C1-/C4+,5.1%。


与安慰剂+氟维司群相比,瑞波西利+氟维司群的ctDNA水平从C1到C4的降幅更大(P=0.003)。最佳总体疗效(BOR)较好的患者从C1到C4的ctDNA降幅也较大(P<0.0001)。治疗时 C1至C4的ΔctDNA与PFS/OS相关(P<0.0001,表1)。在缓解类型(PR、SD、NCRNPD)中,C1-/C4-、C1+/C4-和C1+/C4+与PFS密切相关。C1到C4的ΔctDNA与肿瘤大小变化仅呈中度相关(最佳变化率,r=0.41;首次评估时的变化,r=0.32;均为P<0.001)。


单变量/多变量分析显示,ctDNA指标(变化率、C4D1检测模式)与PFS/OS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即使在调整了肿瘤大小的变化后,ctDNA的检测率和变化率仍与PFS/OS显著相关。在对C4D1(C4-)清除ctDNA的患者的纵向分析中,ctDNA进展与影像学进展之间的中位间隔时间为8.2个月(IQR,4.5-15.6)。


表1:治疗时 C1至C4的PFS/OS

78b830a985b574a579c65ee8db038992.jpg


研究结论


即使在调整肿瘤大小变化后,C1到C4的治疗中ΔctDNA也与PFS/OS相关,这表明ctDNA和肿瘤动态变化能够从不同方面捕捉到肿瘤治疗反应。与安慰剂+氟维司群相比,瑞波西利+氟维司群的ctDNA下降幅度更大,这与MONALEESA-3之前的疗效发现一致,但时间点更早。


本项对MONALEESA-3中ctDNA的纵向分析表明,检测ΔctDNA是一种监测疾病进展的灵敏方法,ΔctDNA可能是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疗效评估的潜在替代指标。


摘要号(报告类型):Abstract 541,Poster Bd 133(Poster Session)


英文标题:Short-term risk of recurrence in patients (pts) with HR+/HER2− early breast cancer (EBC) treated with endocrine therapy (ET) in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RCTs): A meta-analysis.


中文标题:随机临床试验中HR+/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的短期复发风险:荟萃分析


报告人:Giuseppe Curigliano (University of Milan and European Institute of Oncology, IRCCS)


报告时间:2024年06月02日 09:00 –12:00(北京时间06月02日 22:00-06月03日01:00)


专场地点:Hall A | On Demand


研究背景


过去20年来,内分泌治疗±化疗一直是HR+/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标准辅助治疗方案,但患者在完成辅助治疗后仍会出现疾病复发。在最近的治疗领域,包括优化的局部治疗和改进的全身治疗,关于早期复发(≤5年)的信息很少。本项荟萃分析希望通过评估在HR+/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中,辅助治疗后3年和5年的复发风险来填补这一空白[7]


研究方法


根据一项系统文献综述确定了符合研究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接受5年辅助内分泌 (芳香化酶抑制剂±卵巢功能抑制剂或他莫昔芬)±化疗治疗的HR+/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的Ⅲ期研究,并在治疗后3年和/或5年报告了无浸润性疾病生存期(iDFS)或无病生存期(DFS)。新辅助或延长内分泌治疗研究被排除在外,对生存曲线进行了数字化处理,以便进行iDFS 估算。采用双重正反正弦转换的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比例荟萃分析,评估所有患者的3年总复发风险和5总复发风险(若有复发);根据淋巴结状态(N0: 0, N1: 1-3, N+:淋巴结阳性)分析3年总复发风险。鉴于几项CDK4/6抑制剂随机对照试验的时间较短,我们仅评估了这些研究中内分泌治疗组的3年复发风险。


研究结果


共纳入14项研究(涵盖23个不同的内分泌单独治疗组),包括4项符合研究标准的CDK4/6抑制剂辅助治疗研究;研究包括Ⅰ-Ⅲ期±淋巴结浸润的患者。无论淋巴结状态/疾病分期如何,HR+/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整体的3年和5年的总复发风险分别为7%和12%。


按淋巴结状态分组,N0患者的3年总复发风险为5%,N1患者为6%,N+患者为13%。在一项敏感性分析中,根据基因组检测排除了低、中危风险评分队列,N0和N1亚组的3年预估复发风险分别为7%和10%。CDK4/6抑制剂研究中内分泌治疗亚组的荟萃分析显示,Ⅰ-Ⅲ期患者和N0患者的3年总复发风险分别为15%和10%。


研究结论


尽管HR+/ 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可能会出现晚期复发,但这些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化疗治疗后的早期复发风险不容忽视,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累积。这些发现表明高危患者(包括淋巴结阳性和具有高危特征的特定N0患者)对可耐受的治疗升级的需求尚未得到满足。


小结


CDK4/6抑制剂在HR+/HER2-乳腺癌治疗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本次ASCO大会上将公布CDK4/6抑制剂治疗HR+/HER2-乳腺癌的多项研究进展,为临床医生的治疗选择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同时为未来的研究指明方向。我们期待这些新进展能够为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指导,推动精准化诊疗的发展,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参考文献
1.Zheng RS, Chen R, Han BF, et al. Zhonghua Zhong Liu Za Zhi. 2024;46(3):221-231.
2.Tripathy D, Im SA, Colleoni M, et al. Lancet Oncol. 2018;19(7):904-915.
3.Slamon D, et al. ASCO 2023. Oral LBA500.
4.Freedman RA, Caswell-Jin JL, Hassett M, et al. JCO. Published online May 20, 2024.
5.Denise Yardley, et al. 2024 ASCO. Abstract 512.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