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亚敏教授、张丽飞教授:锐不可挡,奥布替尼联合方案为初治MCL提供新选择
2024-05-23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套细胞淋巴瘤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起源于成熟B细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亚类,患者以老年男性为主,常侵犯结外部位1,是异质性强的恶性肿瘤2奥布替尼具有靶点精准、安全性良好等特点,可高效低毒地治疗MCL患者3,4。本期特邀浙江省肿瘤医院张丽飞教授分享一例奥布替尼治疗初治MCL的诊疗过程,浙江省肿瘤医院谭亚敏教授对病例进行点评。


患者一般情况

患者,男,65岁,因“发现右侧腹股沟肿块半年”就诊外院,肿块活检提示MCL。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本院。


患者基线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4.9*109/L↓,血红蛋白:320g/L,血小板:17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0.6%,中性粒细胞绝对值:3.0*109/L。


血生化:乳酸脱氢酶:179U/L。


骨髓形态:淋巴细胞比例偏高约占36.5%,部分形态稍欠规则。


免疫分型:单克隆B淋巴细胞占有核细胞的4.57%,FSC及SSC偏小,CD45表达稍弱,不表达Kappa、Lambda,为CD5+CD10-单克隆B淋巴细胞。


骨髓活检:(髂后上棘)骨髓增生大致正常,三系造血细胞增生,未见淋巴瘤。


骨髓染色体核型分析:45,X,-Y[3]/46,XY[4]。


PET-CT检查:1.双侧颈部、双侧锁骨上、双侧腋窝、腹膜后、双侧髂血管旁、双侧腹股沟多发肿大淋巴结,氟代脱氧葡萄糖(FDG)代谢增高,淋巴瘤考虑;2.纵隔及双肺门多发淋巴结,密度偏高,炎性增生倾向,建议复查。(图1)


640.jpeg

图1 患者基线时的PET-CT检查


病理检查:左侧腹股沟淋巴结穿刺示符合MCL。肿瘤细胞:CD20(+)、CD5(+)、Cyclin D1(+)、Sox11(+)。


临床诊断


MCL(ⅣA,MIPI 5分,中危)


治疗经过及疗效评估


2021年7月14日至2021年11月4日,给予6个疗程标准剂量利妥昔单抗、阿霉素、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R-CHOP)方案化疗。

疗效评估:接近完全缓解(nCR)。


2021年11月25日至2021年12月16日,给予2个疗程利妥昔单抗、奥布替尼和来那度胺治疗(OR2)方案。


从2021年12月6日至今,给予奥布替尼单药维持治疗。

疗效评估:PET-CT检查示1.双侧颈部、双侧锁骨上、双侧腋窝、腹膜后、双侧髂血管旁、双侧腹股沟多发细小淋巴结,部分FDG代谢轻度增高,符合淋巴瘤治疗后改变,病灶较前明显缩小、FDG代谢减低,Deauville评分1-2分:2.纵隔及双肺门多发淋巴结,密度偏高,炎性增生倾向,评估为完全缓解(CR)。


定期随访至2023年10月,随访期间血象稳定,B超检查示未出现异常,提示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无淋巴瘤复发。


谭亚敏教授点评


MCL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6%~8%,是一种罕见且异质性高的血液恶性肿瘤,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处于疾病晚期1。MCL的细胞遗传学异常包括del(17p)或TP53突变等1,影响患者的临床获益。本例患者为嵌合体,核型相对复杂,疾病分期为ⅣA,为了延缓疾病进展,需给予患者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一项研究显示奥布替尼每日一次给药可实现近100%的BTK靶点24h占有率,且个体间差异小,能够避免因个体差异导致的部分患者BTK抑制效果不佳5-8。且奥布替尼与抗CD20单抗联用时不影响抗体依赖的细胞毒性作用,提高联合治疗方案抗肿瘤的疗效。一项临床研究显示奥布替尼联合抗CD20单抗一线治疗MCL为患者带来深度缓解,总缓解率(ORR)达100%,CR率为50%3。POLARIS研究提示,OR2治疗初治MCL患者,ORR率和CR率高达100%和76.2%4。其中具有可评估微小残留病(MRD)结果的18例患者均达到MRD阴性。此外,与其他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相比,奥布替尼安全性更高,未见≥3级房颤和≥3级出血9。目前,奥布替尼已纳入医保,降低中国MCL患者经济负担10。综合上述因素,给予患者6个疗程R-CHOP治疗后再给予2个疗程OR2方案,随后进行奥布替尼单药维持治疗,患者疗效评估为CR,且长期随访期间未出现疾病复发。


对于初治晚期MCL患者,可首选R-CHOP方案序贯OR2方案,并使用奥布替尼单药维持治疗,或可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j4benooq.png

谭亚敏 主任医师

浙江省肿瘤医院血液科主任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特聘研究员

浙江大学及温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

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协会(EBMT)成员单位学科带头人

亚太血液骨髓移植协会(APBMT)注册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整合康复专委会常委

浙江省医师协会血液学分会噬血细胞综合征学组副组长

浙江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家族遗传肿瘤专委会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血液学分会感染学组委员

浙江省转化医学学会细胞免疫治疗分会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

作为技术骨干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

美国迈阿密大学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访问学者


xfu1uu6p.png

张丽飞 副主任医师

浙江省肿瘤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擅长: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癌、各类细胞减少性疾病

主持:主参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厅基金多项,并在SCI期刊和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参考文献
2.阎禹廷,易树华,邱录贵,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年版)解读.中华血液学杂志,2022,43(11) : 903-909.
3.Y.-K. Shi, et al. ESMO 2021 eposter840P.
4.Huilai Zhang et al. 2023 ASH. Abstract 736
5.Zhang B, et al. AACR Annual Meeting 2020. Abstract CT132.2.
8.Tam CS, et al. Blood. 2019;134(11):851-9.
9.YQ Song et at. Blood (2020) 136 (Supplement 1): 1.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