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获批|ORR 56.7%,中国方案顶部争锋!周芳坚、何志嵩和姚欣教授:特瑞普利单抗开创晚期肾癌一线靶免联合治疗中国方案
2024-04-19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肾癌 特瑞普利单抗

前言


目前,由于免疫治疗药物在肾癌领域的卓越表现,靶免联合方案已成为国外晚期肾细胞癌(RCC)一线治疗的标准方案。但是,由于我国缺乏获批相关适应症的免疫药物,国内晚期RCC的治疗受到了一定的局限。火炬照亮黑暗,黎明已经到来。基于RENOTORCH研究的突破性成果,2024年4月7日,特瑞普利单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成为我国首个用于晚期RCC一线治疗的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药物。值此之际,医脉通特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周芳坚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何志嵩教授和天津肿瘤医院姚欣教授,共同探讨特瑞普利单抗本次获批对中国晚期RCC诊疗实践的深远影响。


破冰攻坚,特瑞普利单抗填补我国肾癌靶免联合治疗空白


医脉通:随着医药技术的不断发展,肾癌系统治疗方案日渐成熟,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改善。目前,在临床实践中应如何合理选择晚期RCC系统治疗方案?


周芳坚教授:肾癌对常规放化疗不敏感,早期肾癌以手术或局部治疗为主,晚期肾癌以系统性治疗为主。系统性治疗方案经历了从细胞因子到靶向药物,再到靶向联合免疫治疗的发展历程。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实,因不同患者人群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点,需要分层治疗才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目前常用的分层标准为转移性肾癌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MSKCC)标准和国际转移性肾细胞癌数据库联盟(IMDC)标准,其中低危人群单纯靶向治疗已行,而中高危人群治疗困难,需要靶向联合免疫治疗[1]

 

基于多项国际大型研究的成果,在国际上,靶免联合方案已成为晚期RCC一线治疗的主要选择。但与国际相比,我国新药研发相对滞后,在RENOTORCH研究之前缺乏基于中国人群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也没有相关免疫药物获批晚期RCC适应症,我国晚期RCC治疗策略仍以靶向药物为主,患者难以得到比肩国际顶尖水平的治疗,生存仍旧面临严峻挑战。RENOTORCH研究异军突起,填补了我国肾癌领域靶免联合治疗的空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勇立潮头,特瑞普利单抗守护中国RCC患者“肾”命线


医脉通:RENOTORCH研究不仅入选2023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口头汇报,相关结果也同步发表于国际顶级杂志《Annals of Oncology》,得到国内外同道一致认可。请您谈一谈RENOTORCH研究的亮点与临床意义。


何志嵩教授:随着免疫治疗的不断发展,靶免联合方案极大地改变了晚期RCC的治疗格局。RENOTORCH研究则在RCC领域留下了属于中国创新药物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我国第一个晚期RCC的靶免联合治疗临床研究,RENOTORCH研究开辟了我国晚期RCC靶免联合治疗的新时代。结果显示[2],在意向治疗人群(ITT)中,基于独立评审委员会(IRC)评估结果,与舒尼替尼相比,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阿昔替尼一线治疗显著延长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18.0个月 vs 9.8个月),患者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35%(HR 0.65,95%CI 0.49-0.86,p=0.0028)。同时,与舒尼替尼相比,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阿昔替尼组的整体客观缓解率(ORR)达56.7%(56.7% vs 30.8%,p<0.0001),持续缓解时间明显延长[2]

 

RENOTORCH研究的亮点有四大方面:首先,RENOTORCH研究是首个验证靶免联合在中国肾癌人群的关键Ⅲ期临床研究,填补了我国肾癌免疫治疗的空白。其次,RENOTORCH研究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中国RCC人群的特点和诊疗现状,入组患者主要特征为不可切除或转移性RCC,含或不含肉瘤样成分,更贴近中国肾癌诊疗现状,对我国临床实践更具指导价值。第三,RENOTORCH研究通过独立的数据监查委员会对研究结果进行系统评估,确保受试者的利益;采用独立中心审查评估主要研究终点,保证研究结果的可信度,研究水平和质量比肩国际大型Ⅲ期研究。最后,RENOTORCH研究聚焦于中高危RCC患者,为晚期RCC分层治疗提供了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


个中翘楚,特瑞普利单抗为中国RCC精准治疗添利器


医脉通:在肿瘤治疗规范化和精准化时代,肾癌的诊疗也迎来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您在选择晚期RCC一线治疗方案时会考量哪些因素,特瑞普利单抗又有着怎样的应用优势?


姚欣教授:在肿瘤精准治疗和多线治疗的大背景下,对多样化治疗进行合理的个体化选择,是实现晚期RCC综合治疗疗效最大化的关键。具体治疗方案的选择,不仅需要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患者个体差异,来评估患者可能的生存获益;还需要权衡患者对毒副反应的耐受性,以及药物的可及性、经济负担等诸多因素。

 

靶免联合方案在晚期RCC一线治疗领域的探索不断,KEYNOTE-426研究[3]探索了帕博利珠单抗联合阿昔替尼与舒尼替尼对照用于晚期RCC一线治疗的疗效,帕博利珠单抗联合阿昔替尼将中高危患者中位PFS延长至15.7个月(舒尼替尼组11.1个月,HR 0.68)。JAVELIN Renal 101研究[4]也在晚期RCC领域取得了相似的结果,阿维鲁单抗联合阿昔替尼一线治疗较舒尼替尼,延长患者中位PFS至13.9个月(舒尼替尼组8.5个月,HR 0.67)。RENOTORCH研究的中位PFS高达18.0个月,其数值改善优于同类型研究的结果;同时,RENOTORCH研究的ORR也高达56.7%,媲美国际顶尖研究数据。安全性方面,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阿昔替尼组3级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发生率为61.5%,整体安全性良好,无新发安全性事件。此外,RENOTORCH研究立足中国人群数据,更适用于中国临床实践,药物可及性更高,开启我国肾癌精准治疗新格局。


一灯破暗,特瑞普利单抗改写中国晚期RCC诊疗实践


医脉通:特瑞普利单抗本次获批晚期RCC一线治疗适应症,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国晚期RCC患者的前路。请您谈谈特瑞普利单抗的获批将为中国肾癌临床实践带来哪些深刻的影响,未来肾癌领域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周芳坚教授:以前,我国晚期RCC的标准治疗是单用靶向药为主,但一线靶向治疗的中位生存期仅22个月左右[5],患者生存获益有限。由中国研究者主导、在中国人群中开展的RENOTORCH研究证实了靶免联合方案在中国晚期RCC中的良好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高等级的循证医学证据。特瑞普利单抗获批晚期RCC一线治疗适应症,一定会推动中国晚期RCC治疗从靶向单药迈入靶免联合治疗的新时代,将很快成为中国晚期RCC的标准治疗。


何志嵩教授:随着特瑞普利单抗相应适应症的获批,中国晚期RCC免疫治疗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使得国内临床实践水平与国际接轨,中国晚期RCC患者将得到更适合中国人群的、比肩国际水平的、疗效优异、可及性更高的治疗,进一步改善我国肾癌患者的总体生存,使我国肾癌防治向前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姚欣教授:近年来,免疫药物在肾癌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与进展,免疫治疗乃是大势所趋。随着特瑞普利单抗晚期RCC适应症的获批,国内外晚期RCC均已步入靶免联合治疗时代。而在靶免联合彻底进入晚期RCC一线治疗后,如何更好的选择获益人群?靶免联合失败后,后线的治疗方案该如何优化?免疫治疗在其他肾癌亚型如非透明细胞癌中能否取得突破?这都是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期待未来有更多创新的药物、创新的治疗方案进一步拓展肾癌的治疗格局,为肾癌患者带来更好的获益。


小结


RENOTORCH研究开启了中国晚期RCC靶免联合治疗的先河,特瑞普利单抗在我国晚期RCC治疗中扮演着“先驱者”的角色,也在世界舞台发出民族强音。一灯破暗,百年光明,特瑞普利单抗新适应症的获批,将改写我国晚期RCC诊疗路径,福及更多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

 

目前,在泌尿外科三大常见瘤种尿路上皮癌、肾癌和前列腺癌中,特瑞普利单抗已同时拥有尿路上皮癌和肾癌的适应症,成为了泌尿科医生的得力臂助。期待特瑞普利单抗砥砺前行,为泌尿肿瘤患者带来更多、更广泛的获益,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肾细胞癌诊疗指南(2022 年版) 2022 [cited 2024-03-26]. Available from: http://www.nhc.gov.cn/yzygj/s2911/202204/a0e67177df1f439898683e1333957c74/files/71c1a3953bcd42059e1bda2859305cef.pdf.
2.Yan X Q, et al. Annals of Oncology. 2024, 35(2): 190-199.
3.Plimack E R, et al. Eur Urol. 2023, 84(5): 449-454.
4.Tomita Y, et al. ESMO Open. 2023 Dec;8(6):102034.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