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堂第45期 | 战榕教授:2024版NCCN多发性骨髓瘤指南更新
2024-03-30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近期,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布2024年第1版和第2版多发性骨髓瘤(MM)临床实践指南,新版指南较2023年第4版进行了修订,主要涉及诊断和治疗方面1-2,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本期微课堂特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战榕教授分享2024版NCCN MM指南更新要点。


诊断部分更新要点


2024版NCCN MM指南修改了冒烟型骨髓瘤(SMM)定义中评估骨病的检查方式,推荐使用全身低剂量CT、FDG-PET/CT或无造影剂全身MRI。如果以上检查不可及,考虑进行骨骼检查。对于MM的诊断,仍沿用2023版指南,定义为骨髓克隆性浆细胞≥10%或活检证实为骨或髓外浆细胞瘤。


在MM危险分层方面,2024版NCCN MM指南进一步细化了MM患者的风险因素,详细说明了新诊断MM(NDMM)及复发MM患者的疾病进展或复发的高风险因素。对于NDMM患者,当疾病处于R-ISS III期,伴髓外病变,存在循环浆细胞(如≥5%则被定义为浆细胞白血病),伴细胞遗传学异常如del(1p32)、t(4;14)、t(14;16)、t(14;20)、del(17p)/17号染色体单体/TP53突变、1q21获得/1q21扩增、MYC易位,存在高风险基因表达谱时,患者容易复发或进展。对于复发MM患者,高危因素包括接受移植和维持治疗患者在初始治疗后2年内复发,非移植治疗的情况下18个月内复发,伴1q获得/扩增和/或del(17p)/TP53突变以及伴髓外病变。


此外,新版NCCN指南在2023版ISS、R-ISS分期基础上,引入R2-ISS作为新的分期系统,将患者分为低风险(0分)、中低风险(0.5-1分)、中高风险(1.5-2.5分)和高风险(3-5分)。其中,低风险患者为处于非ISS II/III期、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正常上限,且未检测到del(17p)、t(4;14)、1q+的患者;中低风险即处于ISS II期或LDH>正常上限或检测到del(17p)或t(4;14)或1q+;中高风险为高风险特征的任意组合分值达1.5-2.5分;同理高风险即分值为3-5分。


治疗部分更新要点


新版指南对MM治疗一般注意事项新增了2项补充,在剂量和给药方面,新增老年患者的类固醇用量应减少至每周20mg,并且应根据治疗反应平台期和/或毒性降低剂量或停止治疗。在不良反应和对实验室检查的干扰方面,新增若单克隆蛋白为IgG κ,则单克隆抗体可能造成血清免疫固定假阳性结果,可使用特殊干扰测试或质谱技术进行鉴别。


在具体治疗推荐上,对于适合移植NDMM(TE NDMM)患者的初始治疗,2024版NCCN指南在“某些情况下可用”一栏新增Isatuximab+VRd方案,而删除了既往推荐的VTd、CRd、ICd以及IRd。对于其维持治疗,新版指南将达雷妥尤单抗(Dara)±来那度胺方案和伊沙佐米调整为“某些情况下可用”,并推荐Dara+来那度胺用于高危MM的维持治疗。


新版指南对Dara用于TE NDMM患者维持治疗的推荐基于CASSIOPEIA和GRIFFIN两项研究结果,在开放标签、随机III期CASSIOPEIA研究的第一部分3,TE NDMM患者1:1随机接受D-VTd或VTd方案诱导、巩固治疗。在研究第二部分,886例≥部分缓解的患者以1:1随机分配至Dara维持治疗(n=442)或观察2年组(n=444),研究第二部分旨在比较Dara维持组与观察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与观察组对比,Dara维持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改善(未达到 vs 46.7个月,HR 0.53,95%Cl:0.42-0.68,P<0.0001),Dara维持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47%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图1)。


1712133006956410.jpeg

图1. Dara维持组和观察组PFS曲线


GRIFFIN研究4-5是一项开放标签、随机对照II期研究,共纳入207例TE NDMM患者,1:1随机接受VRd(n=103)或D-VRd(n=104)诱导治疗,随后两组患者分别接受Dara+来那度胺或来那度胺维持治疗。结果显示,经24个月的Dara+来那度胺或来那度胺维持治疗后,D-VRd组严格意义的完全缓解(sCR)率(66% vs 47.4%,P=0.0096)(图2A)、微小残留病灶(MRD)阴性(10-5)率(64% vs 30%,P<0.0001)以及MRD阴性(10-6)率(36% vs 15%,P=0.0007)均显著高于VRd组(图2B)。


1712131619794116.jpeg

图2. 24个月Dara+来那度胺或来那度胺维持治疗后D-VRd组和VRd组sCR率和MRD阴性率


中位随访38.6个月,两组中位PFS均未达到;但与VRd组相比,D-VRd组具有更佳的PFS趋势;两组PFS曲线从维持治疗1年之后开始分离,表明至少2年的Dara+来那度胺维持治疗能够为患者带来明显生存获益(图3)。


1712131640734568.jpeg

图3. D-VRd组和VRd组PFS曲线


除了TE NDMM患者的治疗,新版指南对不适合移植NDMM(TIE NDMM)患者的治疗也有更新推荐。对于其首选方案,仍推荐VRd(1类)、DRd(1类)方案,在初始治疗中,2024版NCCN指南在“其他推荐方案”一栏删除了既往推荐的IRd方案。对于其维持治疗,与2023版NCCN指南相比,新版指南将伊沙佐米从“其他推荐方案”调整至“某些情况下可用”。


新版指南在复发难治性MM的治疗方面也有更新,对于既往接受过>3线治疗的患者,将治疗方案细分为“首选方案”、“其他推荐方案”以及“某些情况下可用”三类,首选方案推荐CAR-T细胞Ciltacabtagene autoleucel、Idecabtagene vicleucel,以及双特异性抗体Elranatamab-bcmm、Talquetamab-tgvs和Teclistamab-cqyv。


此外,对于MM患者的支持治疗,2024版NCCN指南对骨病管理中骨靶向治疗给药频率的取决因素进行了修改,推荐骨靶向治疗(双膦酸盐或地舒单抗)应持续2年,给药频率(每月一次 vs 每三个月一次)不仅取决于患者的个体状况、对治疗的应答,还与所使用的药物相关(新增)。超过2年的治疗应基于临床判断。


总结 


诊断方面


SMM定义中评估骨病的检查方式修改为使用全身低剂量CT、FDG-PET/CT或无造影剂全身MRI。如果以上检查不可及,考虑进行骨骼检查。


新增R2-ISS分期系统,进一步细化MM复发/进展高危因素。


对影像学检查原则页面进行了整体修改。


治疗方面


对孤立性浆细胞瘤和MM放疗原则进行了多项补充。


对于TE NDMM患者,在初始治疗“某些情况下可用”一栏新增Isatuximab+VRd,删除了既往推荐的VTd、CRd、ICd以及IRd,维持治疗中,Dara±来那度胺以及伊沙佐米调整为“某些情况下可用”。


对于TIE NDMM患者,其首选方案,仍推荐VRd(1类)、DRd(1类)方案,在初始治疗“其他推荐方案”一栏删除了既往推荐的IRd方案,在维持治疗中将伊沙佐米移至“某些情况下可用”。


对于既往接受过>3线治疗的复发难治性MM治疗,治疗方案细分为“首选方案”、“其他推荐方案”以及“某些情况下可用”三类,首选方案推荐CAR-T细胞疗法以及Talquetamab-tgvs、Teclistamab-cqyv等双特异性抗体。


在支持治疗方面,骨靶向治疗给药频率(每月一次 vs 每三个月一次)不仅取决于患者的个体状况、对治疗的应答,也与所使用的药物相关(新增)。


参考文献
1.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Multiple Myeloma(Version 1.2024).
2.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Multiple Myeloma(Version 4.2023).
3.Moreau P, Hulin C, Perrot A, et al. Lancet Oncol 2021;22:1378-1390.
4.Jacob P. Laubach, et al. 2021 ASH , Oral 79.
5.Laubach JP, Kaufman JL, Sborov DW, et al.Blood 2021;138:79-79.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