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尿路上皮癌(UC)是全球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局限性UC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超过90%,早期发现UC与预后良好密切相关,因此,UC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基于尿液的检测技术在UC的无创诊断中具有发展前景,为此,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叶定伟教授团队领衔,联合国内多家中心开发了一种基于尿液肿瘤DNA(utDNA)的UC无创诊断工具(UI-seek)。该成果于近日在线发表于肿瘤学权威期刊Molecular Cancer(IF:37.3),医脉通编译如下。
研究背景
早期发现UC与预后良好密切相关,但目前临床使用的检测方法仍无法满足临床需要。由于
基于基因组或表观基因组特征的多种尿液检测在UC诊断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最近,一种检测FGFR3和TERT突变以及ONECUT2、VIM的异常甲基化的多靶点utDNA(mt-utDNA)的新方法被开发出来,这项双盲、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中报告了该mt-utDNA检测技术的开发及其临床验证结果。
研究设计
这项研究包括两个独立队列的阶段:病例对照队列的算法开发阶段(n=382)和双盲、多中心、前瞻性试验的临床验证阶段(n=947)。在回顾性队列中,研究团队以UC-score评分为输出构建了集成预测模型并进行初步验证,发现该模型在回顾性队列中的诊断效能优秀(AUC:0.9342),敏感性为89.23%,特异性为92.31%,达到预先指定的临界值,具有应用于UC早期无创诊断的潜力。随后,研究团队在前瞻性验证队列(n=947)中验证了该检测工具用于UC的性能,并进行Sanger法测序和术后随访以验证检测结果。
图1 研究设计
研究结果
临床验证队列中,最终纳入 947例参与者,包括417例经病理证实的UC患者、391例良性泌尿系统疾病患者以及139例其余癌症(非UC)患者。结果显示,UC患者的UC-score评分显著高于良性疾病或非UC癌症患者(p<0.001),UC-score评分随肿瘤分级和分期的增加而增加,但与UC原发肿瘤的位置(膀胱、输尿管或肾盂)未有显著关联。mt-utDNA检测在UC患者中的总体诊断敏感性为91.37%(381/417),特异性为95.09%(504/530);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93.61%和93.33%。
图2 前瞻性临床试验队列中mt-utDNA检测的诊断效能
进一步分析显示,UC患者检出率随肿瘤分期和分级的增加而增加(p<0.001),mt-utDNA检测对Ta、T1和T2或以上肿瘤的敏感性分别为78.22%、94.47%和100%。此外,该检测工具能够同时检测
在良性泌尿系统疾病或非UC恶性肿瘤方面未观察到显著的混杂效应。与尿脱落细胞学、NMP22和FISH相比,mt-utDNA检测的敏感性有所提高,特异性相当。通过Sanger测序验证各靶点的准确性,一致性范围为98.45~100%。此外,在随机选择的UC患者的术后研究中,97.7%的受试者术后UC-score评分显示下降。
研究结论
总之,这项研究证实了新开发的mt-utDNA检测在迄今最大的基于尿液肿瘤DNA的中国人群尿路上皮癌前瞻性多中心无创诊断临床试验中的有效性。UI-seek在检测早期和低级别UC方面表现出的高敏感性,凸显了其作为UC筛查和诊断辅助工具的潜力。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