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欧洲肺癌大会 (ELCC)于中欧时间3月20日-23日在捷克布拉格召开,作为展示肿瘤学领域最新科学成果的领先平台,ELCC大会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目光。本次ELCC大会公布了中国真实世界DIM研究中
奥希替尼最大规模中国人群真实世界研究结果出炉
为其优异安全性增添新证
奥希替尼是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患者一线治疗首选方案,也适用于经EGFR-TKI治疗失败存在T790M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的二线治疗,以及EGFR敏感突变阳性早期NSCLC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随着奥希替尼的适应症的扩大,从局部晚期及晚期肺癌覆盖到早期肺癌,越来越多的患者从奥希替尼治疗中获益。
为深入了解奥希替尼在中国真实世界NSCLC患者中的安全性,一项前瞻性、观察性DIM研究纳入既往接受过≥1次奥希替尼治疗的中国NSCLC患者进行安全性分析。主要终点是所有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率。次要终点包括所有患者及年龄≥65岁患者的不良事件(AE)、严重不良事件(SAE)和特别关注的不良事件(AESI)发生率。AESI包括QTc延长和间质性肺病/肺炎事件。
2020年4月20日至2022年8月1日,在中国的30个中心共招募了1700例患者。数据截止日期为2023年8月3日,1301(76.5%)例患者完成了研究。在入组患者中,中位年龄为62岁,706(41.5%)例患者≥65岁(表1)。分别有764例(44.9%)、581例(34.2%)、243例(14.3%)、77例(4.5%)和4例(0.2%)患者接受奥希替尼作为一线、二线、≥三线、辅助和新辅助治疗(表2)。总体患者和≥65岁患者中奥希替尼的中位总暴露时间分别为384天和376天。
表1.基线特征
表2.奥希替尼治疗情况
结果显示,在总体患者中,627例(36.9%)患者报告了ADR,最常见的ADR(发生率≥5%)是血小板计数减少(7.2%)、白细胞计数减少(6.9%)和
表3. 总体患者和≥65岁患者的安全性
在这项针对中国临床实践中接受奥希替尼治疗的NSCLC患者最大规模真实世界研究中,奥希替尼的耐受性良好,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65岁患者取得了与总体人群一致的安全性。
专家点评
立足中国人群,真实世界研究凸显奥希替尼安全性优势
自EGFR-TKI广泛应用以来,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的生存期已从化疗时代的10-12个月延长到三代EGFR-TKI时代的3年以上,随着研究的深入,患者的生存有望进一步延长,让EGFR突变晚期NSCLC逐渐成为可控的慢性病。但这对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严重的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也可能由于抵抗治疗或无法长期耐受治疗,进一步导致治疗中断、减量或停止治疗,从而影响疗效。在临床实践中,安全性已成为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在EGFR突变晚期NSCLC领域,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FLAURA研究为奥希替尼成为一线治疗优选提供了证据支持。这是一项随机对照、双盲的III期研究,旨在评估奥希替尼对比一代EGFR-TKI在既往未经治疗的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²。结果显示,奥希替尼相比一代EGFR-TKI可显著延长患者的PFS(18.9 vs.10.2个月,P<0.001)和OS(38.6 vs. 31.8个月,P=0.046)。安全性方面,奥希替尼组的中位药物暴露时间比一代TKI治疗组长4.7个月,但奥希替尼组报告的≥3级AE发生率却更低(34% vs. 45%),导致治疗中断、减量或停止治疗的发生率分别为25%、4%和13%,分别有29例(10%)和11例(4%)的患者发生了QTc延长和间质性肺病/肺炎事件,整体安全性良好。在用药3年后,奥希替尼组中28%的患者仍继续接受试验方案治疗,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³。
在DIM真实世界研究中,患者接受奥希替尼作为一线、二线、≥三线、辅助和新辅助治疗,≥3级AE和SAE的发生率分别为9.7%和6.0%,导致治疗中断、减量、停止治疗及患者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0.5%、0.3%、1.9%和0.1%,QTc延长和间质性肺病/肺炎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2.4%和1.1%,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在具有更广泛人群以及更接近真实临床环境的真实世界研究中,DIM研究不良反应谱与既往研究相似,验证了奥希替尼的良好安全性。作为迄今为止中国临床实践中接受奥希替尼治疗的NSCLC患者最大规模真实世界研究,DIM研究从真实世界角度验证了奥希替尼的安全性,为奥希替尼的临床应用注入信心。同时,本研究为不同治疗线数中,奥希替尼治疗方案的安全性补充了真实世界数据。
兼顾老年患者安全性,奥希替尼守护EGFR敏感突变NSCLC全人群用药安全
我国60岁以上新发和死亡肺癌患者均占70%以上,尽管肺癌在老年人中高发,但临床研究中纳入的老年患者比例较低,针对老年晚期肺癌患者治疗的研究数据有限。考虑到老年患者的并发症和合并用药较多,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格外注意治疗的安全性。
DIM研究亚组分析显示,≥65岁患者安全性与总体患者一致,≥3级AE和SAE的发生率分别为11.3%和7.4%,导致治疗中断、减量、停止及患者死亡的发生率仅为0.4%、0.3%、2.5%和0.1%。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基础疾病,PS评分较高,体质较差,DIM研究≥65岁亚组纳入了老年且接受奥希替尼作为一线、二线、≥三线、辅助和新辅助治疗的患者,仍取得了良好的安全性。DIM研究结果证实了奥希替尼治疗老年EGFR敏感突变阳性NSCLC患者的安全性,提示我们,对于EGFR敏感突变阳性的老年NSCLC患者而言,使用奥希替尼治疗是一个安全的选择。值得注意的是,III期FLAURA研究发现,奥希替尼一线治疗对比一代EGFR-TKI在≥65岁亚组中存在PFS获益,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51%(HR=0.49)²。期待未来奥希替尼在老年NSCLC患者中进一步探索疗效和安全性,并在前瞻性临床研究中加以验证。
安全先行,奥希替尼探索EGFR突变NSCLC治疗图景未来可期
综合临床研究与真实世界研究结果,奥希替尼的安全性可控可耐受。DIM研究结果的公布,为奥希替尼作为一线、二线、≥三线、辅助和新辅助治疗的安全性提供了更多证据,也进一步提升了临床医生和患者应用奥希替尼的信心。
奥希替尼良好的安全性结果支持奥希替尼全线布局的进一步探索,为EGFR突变NSCLC患者带来更多获益。III期FLAURA2研究显示奥希替尼联合化疗具有优异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且已获FDA批准用于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⁴。奥希替尼在辅助及新辅助治疗中同样大有可为。III期研究ADAURA研究中,奥希替尼作为EGFR突变IB-IIIA期NSCLC的术后辅助治疗获得了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改善的OS获益,总体人群的5年OS率高达88%(P<0.0001)⁵。基于ADAURA研究的重磅成果,奥希替尼已获批用于IB-IIIA期EGFR敏感突变术后 NSCLC 患者的辅助治疗。此外,为评估奥希替尼单药或联合化疗或单纯化疗作为新辅助治疗在EGFR突变可切除的II-IIIB期NSCLC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III期NeoADAURA研究也正在进行中,其结果的公布或将使早期NSCLC临床实践在检测、诊断、治疗等多方面产生剧变。期待未来奥希替尼更多研究为EGFR突变NSCLC患者带来生存希望,点亮治愈曙光。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