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由中华医学会主办,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造血干细胞移植学术会议”于2024年3月1-2日在北京举办。与会期间,医脉通特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昱教授接受采访,谈一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OS)的诊断与治疗。
起病隐匿,慢性GVHD是BOS的主要危险因素
BOS是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限制了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导致生活质量显著降低。BOS通常起病隐匿,早期无症状,但出现明显症状时肺功能已严重受损,最终可发生呼吸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王昱教授介绍道,BOS的发病率约为10%,不同报道的差别较大。除了导致一定的病死率之外,非常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最大的危险因素是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目前有一些预测模型的相关进展也显示,BOS可能也与年龄、肺功能等因素有关。
早诊早治,定期肺功能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BOS
BOS早期无症状,早期诊断困难,出现明显症状时肺功能已严重受损,最终可发生呼吸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因此,早期识别高危BOS患者尤为重要。《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的制定为我国allo-HSCT后BOS的诊疗提供了临床指导。王昱教授介绍道,专家共识建议allo-HSCT后2年内,有条件的移植中心每3个月进行1次常规
王昱 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内科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海淀院区骨髓移植部病区主任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感染学组副组长
北京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届造血干细胞应用学组委员兼秘书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届青年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理事、血液学分会委员兼副秘书长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MDS/MPN工作组副组长
血液病转化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华血液学杂志通讯编委、临床内科杂志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议人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