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访谈 | 周道斌教授:“凝”新聚力,聚焦前沿,共创我国血液病治疗新格局
2024-03-08 来源:医脉通

春回万象新,血液新章启!2024年3月1日-3日,第七届北京血栓与止血会议暨第五届北京血液肿瘤与免疫高峰论坛在北京盛大召开,众多血液领域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出凝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等领域的热点话题并发表精彩报告。值盛会召开之际,医脉通诚挚地邀请此次会议的大会主席——北京协和医院周道斌教授接受采访,分享本次大会创新亮点、特色专题以及我国血液病领域近些年的诊疗发展。



医脉通:今年已是北京血栓与止血会议举办的第7个年头,北京血液肿瘤与免疫高峰论坛也已经成功举办4届。作为大会主席,请您谈谈,与以往相比,今年的大会在内容安排、呈现方式等方面上有哪些亮点?


周道斌教授:北京血栓与止血会议最开始聚焦的是出凝血疾病领域,而今已逐渐发展到血液肿瘤和免疫血液相关的一些内容。本次会议涵盖了血液肿瘤、出凝血疾病、红细胞疾病等血液疾病领域。除展示各血液疾病领域基础与临床前沿进展、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治疗等相关探索外,还有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探索。这些探索促进了血液同行之间的交流,也为未来血液新诊疗手段的发展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亮点众多。


医脉通:此次会议上,您主持召开了“凝”新聚力论坛,能否请您介绍下论坛上交流的热点研究进展?


周道斌教授:“凝”新聚力论坛分会场聚焦了血液系统的常见疾病,比如出凝血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另外也聚焦了一些新的前沿治疗,包括CAR-T治疗在新领域的应用,还有老年白血病、重症血液病的管理等,都是贴近临床需求的内容。从与会专家学者的热烈交流来看,分会场内容对大家有很大的帮助,也实现了会议设置该专场的预期——结合临床需求与研究前沿,促进我国血液疾病发展。


医脉通:近些年血液病治疗领域发展迅速,包括CAR-T在内的新型治疗方式已经开始在血栓和止血以及血液肿瘤领域发挥作用。此次会议上也设有细胞与免疫治疗专题,请问周教授,这些新治疗方法的加入,会给我国血液病治疗格局带来哪些变化?


周道斌教授:血液和免疫是密不可分的两大系统,所以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跟免疫密切相关。近几年血液系统疾病的免疫治疗一直走在其他系统疾病的前列。以目前具有巨大临床治疗潜力的免疫疗法——CAR-T细胞疗法为例,该疗法已在多发性骨髓瘤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临床疗效,目前正在探索其在其他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这些新进展也在本次会议上有所体现。未来免疫治疗,无论是在血液肿瘤还是其他血液系统疾病上,都会有很大的突破,也期待在将来的各种会议上有更多成果的展示。


医脉通:作为多种血液疾病的根治手段,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进展也是本次大会的重要主题。您作为移植领域的深耕者,请您谈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各类血液疾病领域的应用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周道斌教授: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血液肿瘤,以及血液肿瘤以外的各种疾病,包括风湿免疫病、先天性疾病等的良好治疗手段。在80年代初,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已经逐步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血液肿瘤中。目前其已经是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治疗手段。即使在各种新药不断涌现的时代,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仍然是不可替代的治疗手段。


在既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年龄限制在65岁以下,现在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年龄已经扩展至65岁,甚至70岁的患者。所以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中,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仍然有不可撼动的地位。而未来,探索创新疗法(例如CAR-T疗法)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结合(包括移植前的应用,移植后的应用等),进一步提高血液疾病患者的预后是探索的重要方向。


DM_20240308103447_001.png

周道斌 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北京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 

中国免疫学会理事 

《中华血液学杂志》、《基础医学与临床》、《临床血液学杂志》等杂志编委

主要专业领域:血液肿瘤、造血干细胞移植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