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治疗的选择对ITP患者后续管理非常关键,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二线治疗方案,可在治疗不良反应最小化基础上将患者血小板计数提升至安全水平,减少出血事件的发生,获得疾病的长期缓解1。基于此,医脉通诚邀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侯明教授以指南为引,结合临床经验对ITP的规范化诊疗发表真知灼见。
医脉通: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新型药物的涌现,ITP领域发展迅速,您深耕ITP领域多年,能否请您结合现有指南,谈谈当前ITP的治疗原则及策略?
侯明教授:根据2020版《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1,ITP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鼓励患者参与治疗决策,兼顾患者意愿,在治疗不良反应最小化基础上提升血小板计数至安全水平,减少出血事件,优化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这一治疗原则的确定也使得ITP的临床研究在制定结局指标时,不仅要纳入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同时也要纳入患者出血风险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
在治疗策略方面,一线治疗仍然是糖皮质激素和IVIg。在临床实践中,糖皮质激素主要推荐口服大剂量的
医脉通:二线治疗的选择对ITP患者的后续管理非常关键,能否请您结合现有指南介绍一下二线治疗手段有哪些?并结合临床经验谈谈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侯明教授:根据现有的ITP诊疗指南,二线治疗的选择相对较多,且不同的临床场景下治疗方案的选择有所差异。rhTPO和TPO-RA药物于1~2周起效,有效率可达60%以上,是二线治疗的首选药物3。然而,对合并血栓或近期有血栓史的患者,临床医师需慎重选择。利妥昔单抗可用于一线治疗失败且仍有出血风险的成人ITP患者的治疗,但利妥昔单抗起效时间略长,且原则上禁用于活动性乙肝患者1,而对于抗核抗体(ANA)阳性的年轻女性患者,利妥昔单抗疗效更佳2。此外,BTK抑制剂、FcRn单克隆抗体、Baff单克隆抗体、Syk激酶抑制剂等药物正在国内外同步进行III期临床试验,有望成为二线治疗的可选方案。最后,脾切除术适用于糖皮质激素正规治疗无效、泼尼松安全剂量不能维持疗效及存在糖皮质激素应用禁忌证的患者。在术后,对血小板计数上升过高、过快的患者,推荐进行血栓风险评估,并对中高危患者给予血栓预防治疗1。
总体而言,不存在一种适用于所有ITP患者的“万能”二线治疗方案。因此,在选择ITP的二线治疗方案时,需要综合考量多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资源的可获取性、治疗起效所需时间、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及患者和医生的个体化偏好。同时,应充分告知患者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其局限性,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到治疗决策中1,2。
医脉通:关于ITP二线治疗的药物选择,国内外指南均推荐TPO-RA为重要药物,能否请您谈谈这是基于怎样的考量?创新型长效TPO-RA罗普司亭治疗ITP又有哪些优势?
侯明教授:目前,国内外指南均推荐TPO-RA为ITP二线治疗的重要方案1,3,这一推荐建立在一系列严谨的I期、II期及III期临床注册试验基础之上。这些研究采用了设计完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方案,其中包括设立安慰剂对照组,并且涵盖了血小板计数提升、出血风险降低、生活质量改善等多项关键疗效评估指标,因此证据等级较高。此外,TPO-RA药物治疗ITP还具有疗效确切且持久、应答较强、药物选择种类丰富等优势4-6,进一步巩固了其在ITP二线治疗中的地位。
罗普司亭是一种在TPO天然结合位点直接竞争性结合的肽体,激活多个下游信号通路,与其他小分子药物相比,增加STAT3通路,促进巨核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成熟7,因此,升板效应强。其独特的Fc载体结构域,延长了药物半衰期(120-140小时),降低了用药频率(一周一次),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6。且目前已知和罗普司亭相互作用的药物很少,药物相互作用风险低,安全性好;无需注意饮食禁忌,用药更为方便、安全8。此外,罗普司亭现已被纳入医保,可减少医疗成本,对于ITP患者而言更具成本效益。基于以上四点,罗普司亭在ITP的治疗中应用前景较好。
医脉通:罗普司亭已在多国获批上市,临床研究数据丰富,在儿童ITP、老年ITP及联合治疗等领域均进行了探索,为ITP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策略,能否请您谈谈对于该药的应用前景有怎样的期待?
侯明教授:罗普司亭在中国获批上市后,其疗效与安全性均得到验证。加之其现已成功纳入医保目录,临床应用前景良好。展望未来,罗普司亭可在临床实践中拓宽其治疗场景。除了应用于二线治疗外,对于重症ITP患者的一线治疗,尤其是合并颅内出血或
随着国内外研发力量的持续投入,期待继续挖掘罗普司亭在更多复杂病情及特定人群中的治疗潜力,衍生出更优化的治疗方案,进一步拓宽适应症,以满足不同患者群体的需求,推动ITP诊疗领域不断进步。
侯明 教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二级岗)、博导
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卫生部及山东省突贡专家、政府特贴
山东省血液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山东省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ITP国际工作组指南制定专家组成员
ASH资深会员、APSTH执委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
中国病理生理协会实验血液学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国生理学会血栓与止血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老年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会长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