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患者之所需,糜坚青教授浅谈CAR-T治疗的全程管理|2024年CSCO血液及淋巴瘤、骨髓瘤疾病学术大会
2024-02-28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及骨髓瘤筹备委员会工作会议暨2024年CSCO血液及淋巴瘤、骨髓瘤疾病学术大会”于2024年1月26-28日在海口线下举办。与会期间,医脉通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糜坚青教授接受采访,为我们分享多发性骨髓瘤(MM)治疗的全程管理。



医脉通:首先,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在MM的治疗上进行了哪些探索?


糜坚青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在MM的治疗上始终遵循中国或国际MM诊治指南。对于新诊断MM患者,如年龄≤70岁,体能状况好,经诱导治疗后,疗效达到部分缓解以上的患者,应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作为首选;同时对标危和高危MM患者进行不同的分层治疗,这对于高危MM患者来说非常关键,<70岁的高危MM患者分层治疗药物种类相对更多,从临床常用的三药联合诱导治疗方案发展到五药联合诱导治疗方案;>70岁的高危MM患者采用三药/四药联合诱导治疗方案。另外,在行ASCT后,对高危患者建议再进行巩固治疗,而后进入维持治疗。


对于复发/难治性MM(R/R MM)患者,免疫治疗是近年来研发的热点。临床上也开展了关于免疫治疗的相关探索,包括靶向CD3/BCMA、CD3/GPRC5D双特异性抗体、靶向BCMA、GPRC5D CAR-T细胞免疫治疗等。在传统CAR-T治疗的基础上,我们通过结构改造设计出了新型BCMA CAR-T产品,以降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发生率。此外,我们还通过阻断或消除PD-1信号传递增强了CAR-T细胞功能,使R/R MM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我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探索和尝试,MM患者能够早日达到临床治愈。


医脉通:靶向BCMA CAR-T细胞疗法作为一种用于MM的创新性疗法,其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已得到充分证实。请您结合临床经验,谈谈应如何做好MM患者BCMA CAR-T治疗的全程管理?


糜坚青 教授


CAR-T治疗的全程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患者筛选。医生需要根据多因素判断患者是否符合CAR-T治疗的基本条件,筛选出适合接受CAR-T治疗的患者。比如乙型肝炎病毒(HBV)阳性或伴有肺部活动性感染的MM患者无法立刻进行CAR-T治疗。做好患者筛选,不仅能够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还能够保证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


第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集。采集时机的选择十分重要,患者需要具备健康的、足量的T淋巴细胞,并且具有良好的身体状况。此外,采集阶段还需要注意患者的输注反应。只有把握好采集时机,掌握采集阶段的注意事项,才能够保证采集成功。


第三,CAR-T细胞的回输。回输时机也非常关键,伴有活动性感染、刚刚接受化疗、应用过大剂量激素等患者不支持立刻进行CAR-T细胞回输。回输前,可以采用氟达拉滨+环磷酰胺预处理方案进行清淋,为回输后的CAR-T细胞提供更好的扩增和杀伤环境。


第四,不良反应的监测及处理。对于短期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症发热等,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除了需要区分感染性发热还是CRS引起的发热外,还需密切观察常见不良反应如CRS、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的发生。针对长期不良反应包括感染等,对于出现感染的患者,临床上可以输注丙种球蛋白,防止患者体内免疫球蛋白下降引起获得性体液免疫缺乏。此外,还需注意部分患者会出现嗜血细胞综合征或巨噬细胞活化综合症等。及时干预并处理这些不良反应也是CAR-T治疗全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脉通:近日,FDA宣布关注到有关BCMA CAR-T治疗患者中出现T细胞淋巴瘤的情况。请您谈谈对于接受BCMA CAR-T治疗的MM患者,临床上如何最大程度规避一些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糜坚青 教授


近期,FDA发布公告表示,在少数接受CAR-T治疗的患者中观察到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这则消息引起了国际CAR-T领域研究者们的高度关注。2024年1月,由陈赛娟院士领衔,我们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关注了CAR-T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预防。其中,在1例致死性CRS患者中,发现CAR-T呈现单克隆性扩增的特征,其CAR-T细胞本身含有TET2基因的功能缺失性体细胞突变。在CAR-T细胞回输后,患者有病毒感染史,而后CAR-T细胞无限制的克隆性扩增并杀伤患者体内的正常组织细胞。由此可见,对接受CAR-T治疗的患者进行T细胞筛选也非常重要。尽管CAR-T治疗可能有诱发T细胞淋巴瘤的风险,但根据现有临床治疗经验来看,CAR-T治疗过程中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率较低,利远大于弊。


此外,对CAR-T治疗过程中常见不良反应如CRS、ICANS等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也非常重要。根据我们中心在MM领域近8年的CAR-T细胞治疗经验,我们可以通过白细胞介素-6受体拮抗剂等药物控制这些常见不良反应。当患者出现更加严重的不良反应时,医生也可以采用TNF-α拮抗剂、中大剂量激素等进行干预治疗,甚至还可以适当应用血浆置换血液透析等清除患者血液中的大量细胞因子,从而提高CAR-T细胞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糜坚青.jpg

糜坚青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法国Joseph Fourier大学博士

连续十年法国临床工作经验

瑞金医院及上海血研所重要人才引进(陈竺、王振义、陈赛娟院士联合邀请)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 科主任

上海血液学研究所 副所长

上海医药行业协会血液医学转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上海抗癌协会理事、血液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全国委员、上海医学会血液分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会血液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血液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血液分会主任委员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