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图1 徐瑞华教授汇报研究结果
研究背景
呋喹替尼是一种高选择性强效国产原研VEGFR抑制剂,对VEGFR-3有着极强的抑制能力。III期FRESCO研究和FRESCO-2研究提示,呋喹替尼可显著改善转移性结
研究方法
FRUTIGA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I期研究,研究的纳入标准为经氟嘧啶类或铂类药物一线治疗后疾病进展(PD)的GC/GEJC患者。患者随机(1:1)分配接受呋喹替尼(4 mg,poi,qd,治疗3周休息1周)联合紫杉醇(80 mg/m²,ivgtt,d1/8/15,每4周一个循环)治疗(F+PTX)或安慰剂联合紫杉醇治疗(PBO+PTX),直至PD或毒性无法耐受,紫杉醇治疗最多持续6个周期。随机分组的分层因素包括肿瘤部位(GEJ vs. 胃)、腹膜转移状态(是 vs. 否)和ECOG评分(0 vs. 1)。
研究的双重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当至少有一个主要终点存在显著性差异时,即视为研究实现阳性结果。次要研究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缓解持续时间(DOR)、安全性分析和生活质量(QoL)分析。研究设计如图2所示。
图2 研究设计
研究结果
研究共纳入703例患者,其中F+PTX组351例,PBP+PTX组352例。两组患者的基线基本平衡,中位年龄分别为57.0岁和59.0岁,除1例患者为白色人种外,其余患者均来自中国。患者基线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患者基线特征
针对PFS的分析显示,F+PTX组和PBO+PTX组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5.6个月和2.7个月,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HR=0.57;95%CI:0.48-0.68,p<0.0001),如图3所示。
图3 PFS分析
针对OS的分析显示,F+PTX组和PBO+PTX组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9.6个月和8.4个月(HR=0.96;95%CI:0.81-1.13,p=0.6064),如图4所示。
图4 OS分析
由于两组患者疾病进展后的后续治疗不平衡(F+PTX组52.7% vs. PBO+PTX组72.2%),研究者根据患者的后续治疗情况对OS进行了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对于未接受后续治疗的患者,F+PTX组和PBO+PTX组的中位OS分别为6.9个月和4.8个月,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HR=0.72;95%CI:0.53-0.99,p=0.0442),如图5所示。
图5 未接受后续治疗的患者OS分析
研究者利用COX回归模型进行了调整后续治疗方案和基线因素的事后分析。分析结果显示,F+PTX组的OS存在显著性改善(根据不同的后续抗肿瘤治疗,HR范围为0.79-0.83,p值范围为0.0105-0.0350)。此外,对于存在淋巴结转移和非弥漫性GC/GEJC的患者,OS的获益更为显著(中位OS:9.6个月 vs. 7.9个月;HR=0.77;p=0.0233)。
F+PTX组和PBO+PTX组的ORR分别为42.5%和22.4%(p<0.0001),DCR分别为77.2%和56.3%(p<0.0001),中位DoR分别为5.5个月和3.7个月,两组各有5例患者实现完全缓解(CR)。
安全性分析显示,两组任意级别治疗期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发生率均为99.4%,≥3级TEAE的发生率分别为86.9%和63.3%,严重TEAE的发生率分别为38.6%和19.2%,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如表2所示。最常见(≥20%)的TEAE发生情况如图6所示。
表2 安全性分析
图6 最常见的TEAE
研究结论
FRUTIGA是第一项探索小分子VEGFR TKI联合化疗应用于GC/GEJC二线治疗的随机III期研究,研究显示,呋喹替尼联合紫杉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PFS、ORR和DCR,在校正分析之后,患者的OS同样存在获益趋势。该方案的耐受性良好,安全性符合预期。上述数据支持呋喹替尼联合紫杉醇方案作为晚期GC/GEJC二线治疗的潜在新选择。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