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献相对论 | 从生存到生活,前列腺癌患者诊疗需求的全面演变
2024-02-02 来源:医脉通

医学永恒不变的规律就是不断地在变化,包括观念不断发展,知识不断更替,技术不断创新,而且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在医学进步的影响下,近20年来中国前列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有了显著提升。伴随着患者生命周期的延长,患者需求与临床需求也随之变迁。本期《菲长视野・前献相对论》有幸邀请到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虞巍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王保军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毕新刚教授就前列腺癌诊疗领域近年来发生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从“活下去”到“活更好”,倾听患者更高层次的需求


王保军教授: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前列腺癌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期望也随之提高,希望能够实现“肿瘤控制、保尿控、保性功能”的前列腺癌治疗“三连胜”目标。因此,临床实践中应结合疾病分级与分期,充分与患者沟通后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


虞巍教授:随着患者认知能力的提升,来自不同社会背景和生活环境的患者对治疗的需求差异化显著。因此,让患者参与治疗决策,实际上是满足他们更高需求的一种体现。理想的情况是,在完善的“医生-患者-家属”三方沟通机制下,共同参与决策,携手前行,为患者量身定制出最适宜的治疗方案。


毕新刚教授:尽管中国在前列腺癌的诊疗水平上与欧美国家并无明显差异,但由于国内大部分患者在初诊时已处于转移阶段,这导致整体的5年生存率较为不佳。因此,我们必须对前列腺癌的早期筛查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有早期发现并及时诊治,才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率,进而改善他们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点击上方,观看视频


近年来,患者对前列腺癌的诊疗需求日益增长,从最初的“生存优先”,逐渐转变为现在的“功能保留”、“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强调隐私权、情感支持、有效沟通和相互尊重等多元化需求。因此,前列腺癌的治疗模式也从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逐步转向“以患者为中心”,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临床中应尽力提供符合患者需求的诊疗服务,如能保留神经则尽量保留;对于无法保留神经的患者,新兴技术如筋膜外前列腺癌根治术联合阴茎假体植入术可能是一种满足患者需求的方案。对于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联合放疗是最佳的治疗选择,能有效控制病情,有利于满足患者对保留功能的需求。


手术技术与新兴科技双加持,满足患者更多治疗需求


虞巍教授:前列腺癌手术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三个时代:开放式手术时代、腹腔镜手术时代、机器人手术时代。如今,众多前列腺癌手术技术竞相发展,新兴科技如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和远程诊疗等正在与之并肩前行,共同助力患者更有效地实现前列腺癌治疗的“三连胜”目标。


王保军教授:远程医疗与AI技术的日益成熟,让千里之外的患者“足不出户”享受到大医院先进的诊疗服务成为可能,不仅大幅提高医疗服务的便捷性,更能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从而提升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毕新刚教授:AI等新兴科技对前列腺癌的发展确实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AI并不是一个有温度的医生,无法满足患者诊疗过程中的人文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科技应用中融入更多人文关怀的细节,使科技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点击上方,观看视频


现代手术技术和新兴科技的融合显著提升了前列腺癌的诊疗水平,使手术方案逐渐趋于精准化和个体化。这些进步不仅保证了疗效,更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对患者身体和精神的伤害,同时也带来了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和体验的提升。然而,这一发展趋势对医疗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借助科技提高疗效的同时,如何满足患者的心理和人文关怀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医生可能需要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对患者的理解和关怀中,让机器处理简单重复的任务,以便更有效地服务于每位患者。通过这种方式,临床可以实现医疗科技与人性关怀的和谐融合,使医疗服务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


剂型优化,方案优化,模式优化,共同促进患者慢病化管理


虞巍教授: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与雄激素紧密相关,因此,雄激素剥夺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成为前列腺癌的治疗基石,ADT药物也因其使用便捷而深受泌尿外科医生的青睐。患者经过内分泌治疗后,症状可得到显著改善。如今,患者对ADT治疗的便捷性和有效性的期待越来越高,ADT治疗药物周期也从一个月延长至三个月甚至更长,有利于帮助患者实现更长期、更高质量的肿瘤控制。


王保军教授:前列腺癌分为四个阶段:早期、局部进展期、去势抵抗期和转移性去势抵抗期。在前列腺癌雄激素依赖阶段,单独使用ADT治疗已经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然而,一旦进展至去势抵抗阶段,就需要在继续ADT治疗的基础上附加强化治疗。因此,如何有效利用现有药物进行排兵布阵,为不同阶段前列腺癌患者提供最大化的治疗效果,是临床医生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毕新刚教授:随着前列腺癌诊疗手段的日益多元化,未来外科手术的作用可能逐渐减弱,而会越来越多地依赖药物和非外科手段,通过早期诊断、微创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将疾病控制在可管理的范围内。特别是在多学科综合治疗(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的理念下,临床应综合运用各种治疗手段,旨在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我们期待在MDT的引领下,前列腺癌患者的自然寿命不再受到疾病影响,使治愈成为可能。


点击上方,观看视频


前列腺癌高度依赖雄激素,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通过降低患者体内雄激素的方式来控制肿瘤。ADT是前列腺癌药物治疗基石,也是各种联合治疗方案的基础。坚持以ADT治疗为核心,优化患者治疗方案,将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疾病控制与生活质量保障。


ADT药物从1月剂型发展到3月剂型,现在又进一步发展为6月剂型。2023年6月,法国益普生公司的超长效曲普瑞林6月剂型于中国获批,这也是目前中国唯一获批的6月剂型ADT药物。多项研究数据表明,曲普瑞林6月剂型具有血药浓度长期稳定[1]、长期强效降低血清PSA水平[2]、长期维持深度降酮[2]等优势。Triptocare是一项前瞻性、开放标签、多中心、单臂、III期研究,纳入322例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给予曲普瑞林6月剂型治疗[2]。结果显示,在基线时患者中位PSA水平为45.5 ng/ml,中位睾酮水平为329 ng/dl;经曲普瑞林6月剂型治疗1、3和6个月后,中位PSA水平分别可降低至8.3、1.8和1.2 ng/ml,中位睾酮水平分别可降低至15、10和12 ng/dl [2]


目前前列腺癌的治疗正在朝着个体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药物剂型的优化和综合治疗方案的实施,以及MDT模式的转变,共同推动了前列腺癌患者的慢病管理。这样的进步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为前列腺癌治疗开辟了新的路径。


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仅次于肺癌。近年来,医学的进步给前列腺癌患者带来了更长的生存期、更好的功能保留和更高的生活质量。当前,以曲普瑞林为代表的ADT治疗是前列腺癌药物治疗的基石,特别是曲普瑞林6月剂型在中国获批,为医生与患者提供了更便利的超长效治疗方案。目前,法国益普生公司的曲普瑞林是国内唯一拥有 1 月、3 月、6 月三种不同剂型的 ADT 药物。随着疾病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期待前列腺癌能实现慢病化的目标,成为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的慢性疾病,让患者得以体验到真正的“无癌感”生活。


专家简介


1.png

2.png


3.png


参考文献

1. Lundström E A, et al. Clin Drug Investig. 2009, 29(12): 757-765.

2. Martínez-Piñeiro L, et al. BJU Int. 2014, 114(4): 608-616.


DIP_PC-CN-000122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