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白鸥教授谈PTCL治疗新进展|2024年CSCO血液及淋巴瘤、骨髓瘤疾病学术大会
2024-02-07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外周T细胞淋巴瘤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是一组起源于胸腺后成熟T细胞的异质性疾病,亚洲国家更多见,约占所有淋巴瘤的21.4%,其异质性强,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因类型而异,目前仍缺乏标准的治疗方案。与B细胞淋巴瘤相比,PTCL的治疗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仍需探索新药或新疗法改善患者的预后。2024年1月26-28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及骨髓瘤筹备委员会工作会议暨2024年CSCO血液及淋巴瘤、骨髓瘤疾病学术大会”在海口成功举办。会议期间,医脉通特邀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白鸥教授接受采访,分享PTCL治疗的相关进展。



医脉通:PTCL是一组高度异质的成熟T细胞恶性肿瘤。常见于成年人,常累及全身各组织器官,异质性强,预后差,易复发。首先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PTCL的主要分型?


白鸥教授:PTCL是一组高度异质的成熟T细胞恶性肿瘤,具有多种亚型,不同亚型在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临床表现及预后方面具有高度异质性,大多具有侵袭性强和预后差的特点,目前临床上常见的亚型包括PTCL非特指型(PTCL-NOS)、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ALK阳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K+ ALCL)、ALK阴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K- ALCL)以及NK/T细胞淋巴瘤(NKTCL),可占到总体PTCL患者的73%以上。PTCL的治疗现状不佳,不同亚型的治疗有所不同,除ALK+ ALCL外,其余亚型预后较差,临床亟待安全、高效的诊疗方案来改善PTCL患者的预后。


医脉通:PTCL治疗手段有限,CHOP方案一直是PTCL一线治疗的支柱,但CHOP方案疗效较差,患者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均不理想。请您谈谈目前临床上对CHOP方案进行了哪些改进?


白鸥教授:PTCL的治疗首先应根据是否为ALCL进行分层,随后根据CD30的表达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CD30表达≥1%(中国为≥10%)的患者一线诱导可选择BV+CHP方案,CD30表达<10%的患者可选择CHOP或CHOEP方案,德国高级别非霍奇金淋巴瘤研究组(DSHNHL)的一项亚组回顾性分析表明,在≤60岁且LDH≤上限值的ALK+ALCL亚型中,CHOEP方案具有良好的疗效,而>60岁的患者则获益于CHOP方案。经过上述治疗,首次缓解后高危患者首选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而一线诱导治疗后的复发/难治性PTCL患者则需要根据分子学特征,选择相应的靶向药物。


医脉通:PTCL化疗相关方案治疗效果有限,而新型靶向药物的出现为PTCL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请您谈谈目前靶向治疗在PTCL领域取得了哪些进展?


白鸥教授:近10年来,PTCL的基础研究、临床诊疗和新药研发方面取得了不错的进展,新靶向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四类:一、靶向肿瘤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的抗体类药物,如BV、CD52单抗或CCR4单抗等;二、表观遗传学药物,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等,表观遗传学药物在PTCL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国内对于西达本胺联合治疗的探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三、免疫治疗,如免疫调节剂(来那度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抑制剂、PD-L1抑制剂)等;四、抗代谢药物,如普拉曲沙等。不同亚型PTCL患者在治疗的选择方面有所不同,如AITL的发病机制与表观遗传学异常密切相关,因此AITL患者更能获益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联合治疗;而复发/难治CD30阳性患者首先会选择BV的联合治疗;NKTCL患者则可以选择PD-1抑制剂治疗。总之,PTCL近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内国际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取得了不错的进展,相信未来针对PTCL未能满足的临床需求,研究者们可以探索更多更有效的新药和新方案,使PTCL患者的预后得到改善。


640.png

白鸥 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血液科副主任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淋巴瘤专病联盟负责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临床组专家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淋巴细胞疾病学组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血液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年学组组长

中国女医师协会淋巴瘤学组副组长

CSCO 中国抗淋巴瘤联盟(UCLI)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内科学分会副秘书长

吉林省健康管理委员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吉林省慢淋工作组组长

吉林省卫生系统拔尖人才

发表论文110篇,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2篇 

获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点课题子课题、省级课题30项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