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柯教授专访:详叙癌痛分类和治疗方案,迎接癌痛治疗挑战和未来发展
2024-02-02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癌痛

更多疼痛科专家采访、指南解读等最新学术内容,长按识别/保存二维码关注【医脉通疼痛科】查看


a2c5893aaa3e14b52b52ded878af6d2.jpg


癌痛是癌症患者尤其是中晚期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可从心理、生理、精神及社会等多方面降低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些患者甚至会因为疼痛放弃治疗,使生存时间缩短。因此,有效控制癌痛至关重要。12月15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主办的“县域医疗卫生机构癌痛全程管理精准能力提升项目师资培训班”上,医脉通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马柯教授进行专访,就“癌痛分类及治疗选择”等相关话题分享真知灼见,讲解癌痛分类和治疗方案,畅谈癌痛治疗挑战和未来发展。


专家简介


马柯.png

马柯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疼痛科主任 

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教师

学术任职: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医学会疼痛专科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疼痛病学分会副会长

上海康复学会疼痛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疼痛学杂志》、《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编委

临床特长:

擅长三叉神经痛微创介入治疗、带状疱疹疼痛神经调节治疗

颈腰椎退变疾病内镜、射频微创治疗、VR/MR治疗慢性疼痛技术

顽固性癌痛、难治性神经痛综合治疗等



医脉通:癌痛是癌症患者尤其是中晚期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2020中国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白皮书》中提到,57.4%的癌症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什么是癌痛?癌痛有哪些类型?目前临床常用的癌痛治疗方案有哪些?


马柯教授:


癌痛是由肿瘤本身或肿瘤治疗导致的疼痛。肿瘤本身导致的疼痛包括肿瘤的浸润、压迫和肿瘤导致的组织损伤所引起的疼痛。肿瘤治疗导致的疼痛包括放化疗或手术导致的疼痛。

 

癌痛治疗是一个综合的临床治疗过程,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目前,WHO三阶梯治疗方案是癌痛的基础治疗方案,通过非甾体类药物、弱阿片类药物、强阿片类药物和其他复合制剂的治疗,80%左右的癌痛患者疼痛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但药物治疗存在一些临床问题,包括药物治疗可能无法满足部分患者疼痛控制目标、阿片类药物耐受和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和便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些非药物治疗方案。


非药物治疗包括微创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最常见的微创介入治疗手段包括患者自控镇痛(PCA)、神经调节和神经损毁等:


(1)PCA:通过在静脉内、皮下、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植入镇痛泵,将药物持续输注至患者体内,患者可以自行控制药物输注的速度和剂量;


(2)神经调节:如脊髓电刺激(通过刺激外周或硬膜外神经缓解疼痛)和射频治疗(调节受肿瘤压迫或影响的神经);


(3)神经损毁:通过物理(射频)或化学(无水酒精)方式,使仅传递疼痛的神经不再传导疼痛。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疼痛科、肿瘤科和其他不同学科的医生对癌痛这一世界难题开展了更高深的研究,现在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或无创的脑机接口进行中枢神经调节,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对癌痛进行综合的治疗。


医脉通:癌痛治疗的原则是什么?如何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请结合您的临床经验分享。


马柯教授:


癌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临床疼痛疾病,在ICD 11编码中,慢性癌痛已经被独立列为一大类疼痛,癌痛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需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要明确诊断,具体包括:(1)了解导致疾病的原因,是肿瘤本身的压迫、血管源性病变,还是炎症导致;(2)是否有周围神经的压迫或毁损;(3)对身体的整体状态有怎样的影响,是否引起一些异常的激素分泌,或影响整体的代谢水平,例如高血糖、高血压的发生。


明确病因后,依据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是癌痛治疗最重要的原则。例如,骨转移相关的疼痛,如果患者全身剧烈疼痛,可高度怀疑为肿瘤引起的骨转移相关疼痛,可以通过相关检查了解患者胸椎、腰椎、四肢以及远端的骨是否转移,转移的代谢程度多高,是否有骨破坏。整体评估后,为患者开具口服药物,包括止痛药和调节骨代谢的药物,还可以辅以放疗,通过针对机制的治疗,多数癌痛患者的疼痛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医脉通:您认为,目前临床癌痛诊疗方面有些挑战或难点?对于癌痛诊疗的未来发展,您有哪些期待或展望?


马柯教授:


癌痛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协作的临床难题,有效地控制疼痛是晚期癌痛患者最大的临床诉求。我认为,目前癌痛治疗的最大难点在于复杂疼痛尚未得到有效地控制。癌痛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除了与肿瘤本身和肿瘤治疗相关外,还与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密切相关;除了影响患者本身外,也影响患者的家庭和社会;既是一种身体的疾病,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疾病。距离攻克癌痛还有一定距离,这也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的方向。


随着肿瘤新发人群的增加、生存周期的延长和肿瘤治疗过程中疾病的转化,癌痛治疗的需求越来越多,对临床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进行更多的临床探索和技术研究,攻克癌痛这一难题。相信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和科技的进步,例如干细胞和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未来我们一定可以攻克癌痛这一顽疾。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