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CASH|刘启发教授:聚焦AML前沿热点,共探精准诊疗之道
2024-01-22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CASH AML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第四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于2024年1月5日-7日在天津召开。本届大会以“大血液、大卫生、大健康”为主题,围绕血液学科的核心发展方向,以及新时期下的血液学基础研究、转化及临床诊疗中面临的重大学科问题,开展热点及前沿分享和深入探讨,共谋血液学科建设和蓬勃发展。值此之际,医脉通特别邀请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刘启发教授接受采访,分享我国精准医学时代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诊疗进展。



医脉通:最近十年来,AML的诊疗可用“精准”两个字来形容,作为本次大会白血病专题论坛的主席之一,能否请您介绍一下目前我国在AML的精准诊疗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刘启发 教授

近十年来,AML已进入精准诊疗时代,这主要归功于一些先进检测技术的应用以及靶向药物的开发。在AML精准诊断方面:NGS能够指导靶向治疗的选择,筛选新的靶点,使一些靶点与治疗的相关性发生了很大改变;此外,在AML的再诊断方面我国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AML患者入院后从初始诊断到出现难治复发后重新进行诊断,称为再诊断,另外,根据患者对治疗的反应重新进行诊断也属于再诊断,如根据患者治疗后的MRD情况对其重新进行危险度分层。如果患者在初始诱导、巩固治疗后获得比较好的疗效,那么这类患者可归为低危,而部分患者即使初始诊断为低危,如果对治疗的反应较差,再诊断时也应归为高危。再诊断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AML的精准治疗,临床医生可根据遗传学以及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对患者进行再诊断,从而给予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在AML精准治疗方面:近年来,AML领域相关的靶向药物层出不穷,如目前广泛应用的BCL-2抑制剂,使老年AML患者以及部分不适合接受强化疗的年轻AML患者的疗效得到了很大提高。此外,FLT3抑制剂、IDH1和IDH2抑制剂等靶向药物的应用也使AML患者的预后得到显著改善。


医脉通:近年来,AML领域相关的靶向药物层出不穷,推动了新型治疗药物的研发及指南的更新加速,但目前在AML的治疗仍然面临一些困难以及挑战,能否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


刘启发 教授

首先,由于AML的细胞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复杂,研究者很难精准地固定某个特定有效的靶点,因此相比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淋巴瘤等其他血液系统疾病,CAR-T细胞疗法、双特异性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等新药研究在AML中进展相对缓慢;此外,复发/难治性AML、老年AML患者的治疗仍然是目前AML治疗的难点与重点,临床工作者应当予以相应重视。


医脉通:近年来您和团队一直保持着高水平的持续输出,每年都有重要的科研成果发布,新年伊始,能否请您谈谈今年您和团队有何工作目标?在AML领域还有哪些科研计划?


刘启发 教授

近年来,我们团队在AML的诊断和治疗方面进行了充分的探索与实践,尤其是最近十年,我们团队主要聚焦于AML的精准诊断、分层治疗和规范化诊治,已迈入国际前列。未来,我们会重点对过去十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在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索新的思路,开展更高质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并在夯实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本团队以及我国血液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w3u1huyp.png

刘启发 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院院长、血液病研究所所长

南方医院血液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北京陆道培血液病研究院副院长

亚太地区血液学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感染学组组长

中国老年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会长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细胞研究与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医师分会常委

广东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和细胞治疗学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血液肿瘤首席专家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