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案,智领全球|操乐杰教授:特瑞普利单抗首个围术期治疗适应证获批,实现NSCLC全程管理,加速肺癌慢病化进程
2024-01-12 来源:医脉通

以患者需求为中心,不断开拓创新;以临床实践为引领,助力全程获益。近日,特瑞普利单抗围术期治疗适应证正式在我国获批,其独特创新的“3+1+13”模式覆盖手术前后全过程,进一步丰富了II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全程管理的“武器库”,为我国肺癌诊疗再添“利器”。值此重要时刻,医脉通特邀安徽省立医院操乐杰教授,解读特瑞普利单抗围术期适应证获批的临床意义,并分享肺癌全程管理经验,展望特瑞普利单抗未来在肺癌全人群中的探索方向。


截屏2024-01-16 14.50.10.png


顾“全”大局:深刻践行全程管理,从新辅助到手术再到辅助治疗,全程获益


医脉通:近日,肺癌治疗迎来新纪元,基于NEOTORCH研究积极成果,特瑞普利单抗NSCLC围术期治疗适应证正式在中国获批。您认为这一适应证的获批将对肺癌的全程管理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


操乐杰教授:


2016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首次将癌症纳入慢病综合防控战略,提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两全”健康管理方针。实际上,“两全”健康管理方针与临床中的“全程管理”治疗理念高度契合。全程管理指患者在确诊后多学科合作团队整合医疗资源,为肿瘤患者提供覆盖整个疾病过程的个体化、规范化医疗服务,从而提高患者治疗质量,实现获益最大化。III期NSCLC具有高度的异质性,以手术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手段不可或缺,从疾病诊断、临床评估、治疗选择、随访检测等各阶段无一不体现着全程管理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此次,特瑞普利单抗围术期适应证获批,是基于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陆舜教授担任Leading PI的NEOTORCH研究1,该研究开创了全球首个“3+1+13”围术期免疫治疗新模式,真正的将免疫治疗覆盖新辅助、辅助的围术期治疗全过程,形成了以手术为基础的完整肺癌治疗链条,切实发挥免疫治疗疗效。令人欣喜的是,该适应证获批仅在NEOTORCH研究期中分析结果公布后半年多的时间,特瑞普利单抗即率先斩获中国首个NSCLC围术期免疫治疗适应证,不仅将全程管理这一理念从“空中楼阁”真正落到实处,弥补了我国肺癌围术期免疫治疗领域的空白,更进一步证实了特瑞普利单抗围术期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有望让肺癌转化成为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的慢性病,甚至实现治愈,使肺癌患者活得更长、活得更好。


大获“全”胜:多学科诊疗面面观,治疗、评估、安全性,全程把握


医脉通:作为深耕NSCLC诊治的专家,能否请您结合研究数据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具体谈谈特瑞普利单抗围术期治疗为NSCLC全程管理带来哪些获益?您认为该如何在肺癌治疗临床实践中贯彻实施全程管理这一理念?


操乐杰教授:

集结多方力量,多学科通力合作,打赢肺癌治疗持久战


III期NSCLC的全程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往往需要不同科室的专家和医护人员采用多学科诊疗(MDT)模式进行高效协作。与既往仅局限于新辅助或辅助治疗单一环节的治疗模式不同,NEOTORCH研究“3+1+13”围术期免疫治疗新模式新颖独特,既涵盖术前3周期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的新辅助治疗,又涵盖术后1周期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的辅助治疗,以及13周期特瑞普利单抗巩固治疗。这一治疗模式以手术为基础,通过免疫治疗连通围术期治疗全程,集结了内科、外科、放化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个科室专家的共同智慧,整合新辅助免疫治疗缩瘤降期、提高手术切除率;手术治疗彻底切除病灶;以及辅助免疫治疗消除微转移灶,降低患者复发风险的三重优势,为患者带来更大生存获益。


足疗程规范用药,使NSCLC患者收获生存获益和生活质量的“双赢”


特瑞普利单抗“3+1+13”治疗模式由我国研究者集众家之所长,立足我国临床实践精心打磨设计,匠心独具的设计奠定了其优异的治疗效果。NEOTORCH研究期中分析结果显示,特瑞普利单抗围术期治疗深度病理缓解疗效显著,为患者带来手术率和R0切除率的有效提升;此外,无论是由研究者评估还是独立评审委员会评估,特瑞普利单抗围术期治疗的无事件生存期(EFS)HR均达0.40,疾病复发、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高达60%,是迄今为止报道EFS HR下降最多的围术期III期临床研究,这些结果表明特瑞普利单抗围术期治疗近、远期获益并重,有益于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在肺癌患者的全程管理中,需做好患者教育,使患者充分认识整体治疗的重要性,严格遵守特瑞普利单抗“3+1+13”治疗模式进行足疗程规范用药,以期为患者带来更优的长期预后。


定期随访监测,保障用药安全性,实现肺癌患者“长治久安”


肺癌全程管理的核心是多学科规范化治疗和治疗中的全程监测。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也需对患者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进行定期评估,把握患者的治疗全程,开展个体化的精准治疗,为患者带来最大的治疗获益。特瑞普利单抗围术期治疗安全性可控、可管理,不影响手术难度和安全性,为患者全程治疗提供了值得信赖的安心保障。特瑞普利单抗“3+1+13”治疗模式打通手术“前后门”,让临床医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患者诊治“脉络”,进一步推进肺癌诊疗的精准化、系统化、个体化,延长患者高质量生存,提升诊疗获益。


倾注“全”力:全人群、全面获益,特瑞普利单抗在肺癌领域实力不凡,大有可为


医脉通:特瑞普利单抗自上市以来广泛布局,聚焦肺癌领域,特瑞普利单抗围绕疾病亚型、分期进行了全面覆盖,不断拓宽治疗获益边界。对于特瑞普利单抗未来在肺癌全人群中的探索方向,您有哪些期待和展望?


操乐杰教授:

为了更好的临床获益,特瑞普利单抗自上市以来突破不断,依托于多项研究的优秀数据,在ASCO、ESMO等诸多国内外权威大会中奏响中国学术强音,目前特瑞普利单抗已在中国获批多个瘤种共计7项适应证,其中6项适应症已纳入医保。在肺癌领域,特瑞普利单抗更是捷报频传,2022年凭借CHOICE-01研究长生存优势获批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NSCLC的一线治疗;此次特瑞普利单抗NSCLC围术期治疗适应证获批,开启了其在病程早中期中的应用,为我国肺癌患者带来了覆盖早中晚期的免疫治疗完整解决方案。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适应证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期待为ES-SCLC的治疗格局带来新突破。对于未来特瑞普利单抗在肺癌领域的探索方向,除了联合化疗,期待能够开展更多研究探索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其他治疗方案如BTLA抑制剂、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为更多肺癌患者带来更好的获益。


小结


从最早的单纯手术到新辅助、辅助治疗,再到如今的特瑞普利单抗“3+1+13”治疗模式落地临床,我国研究者紧跟不同时代背景下患者的需求变化,深刻贯彻践行全程管理的治疗理念,显著提高了NSCLC患者的治疗水平。期待未来特瑞普利单抗NSCLC围术期治疗适应证能够进入我国医保药品目录,进一步提高中国肺癌患者免疫治疗的药物可及性,为更多的肺癌患者点亮生命新希望。


参考文献
1.Lu S, Wu L, Zhang W, et al. Perioperative toripalimab + platinum-doublet chemotherapy vs chemotherapy in resectable stage II/III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Interim event-free survival (EFS) analysis of the phase III NEOTORCH study. 2023 ASCO. Abstract 8501.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