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CASH | 王建祥教授:迷雾重重,急性髓系白血病难题何解,看新指南引领抗击白血病浪潮
2024-01-14
关键词: AML HSCT

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共识分类标准(ICC)分别发布和更新了新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分类系统。欧洲白血病网(ELN)AML指南随后就AML诊断、风险分层、疗效标准以及治疗推荐进行了更新。第四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于2024年1月5日-7日在天津线下召开。值此之际,医脉通特别邀请本次大会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临床首席专家王建祥教授接受采访,分享AML相关指南的更新内容和现存的治疗难点及未尽之需。



医脉通:前三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在行业内反响热烈。您作为第四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的东道主以及大会主席,想请您谈谈,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与其他学术交流会有何区别?本次大会对整个行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王建祥 教授

前三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均在线上开展,本次大会以线下的形式举办。作为行业重要的里程碑会议,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与传统的学术交流会有所不同,它着重关注血液学科的现状、发展趋势、管理规范以及培养人才和推动行业发展等方面,这也是血液学科发展大会的主要宗旨。


本次大会聚焦于血液学科的多个领域展开讨论交流,包括血液肿瘤、良性血液病以及治疗技术,治疗技术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等。本次会议讨论了不同领域的现状、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学科发展的目标和人才储备等问题。同时,本次大会邀请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包括管理和教育方面的专家等。因此,本次大会对于血液学科的发展和有序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第四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的成功举办对于血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规范作用。


医脉通:您在本次会议上以“ELN/ICC指南解读”为主题进行了汇报,有哪些更新内容值得我们关注?这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诊断和治疗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王建祥 教授

随着对白血病领域不断地研究与探索,我们对这种疾病的划分越来越精确,尤其是对其基因分型的了解与认识。这使得分子异常和基因异常为驱动的分子分型成为重要的分类方式。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分类方式包括WHO、ELN和ICC,它们的分类思路相似,在一些具体的诊断阈值上存在一些差异。


在本次会议上,介绍了白血病分型方面的主要进展,包括新增的分子亚型、白血病细胞诊断阈值的更新和危险程度评估的调整。在治疗推荐方面,由于新药的引入,AML的治疗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在指南中得到了体现。不论是分子分型的变化还是治疗方式的改变,都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来满足指南的要求。国内同行对指南的变化接受程度较高,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强调,以确保符合我们行业的发展需求。


医脉通:近年来,随着对AML的深入研究,提高了AML的诊疗水平。最后想请您谈谈,目前AML领域还有哪些诊疗难点有待解决?


王建祥 教授

目前诊疗中存在几个难点需要解决。首先是快速进行分子分型的问题。目前分型主要依赖于分子学诊断,但国内的普及率不高,很多医院无法完全实现分子学诊断。目前主要采用的二代测序方法检测回报时间较长,影响了医生对靶向药物的选择。


其次是疗效的判断问题。目前治疗的目标是达到完全缓解(CR)并达到微小残留病(MRD)阴性。然而,如何规范监测MRD仍然是困扰着我们的问题。目前MRD检测有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和分子学检测两种方法,但都没有得到标准化和广泛应用。各个中心对MRD的判断阈值并不相同。因此,如何规范和广泛应用MRD标准是我们当前面临的短板。


第三个问题是高危患者的治疗。高危患者通常需要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但我国的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比例仍有待提高。许多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接受HSCT治疗。因此,为解决这部分患者的治疗问题,我们需要推广HSCT,并使更多患者及时接受治疗。


第四个问题是老年患者的治疗。尽管目前有一些治疗方法,但整体上来看,老年患者的治疗结局仍然不理想,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最后一个问题是输血。许多血液病治疗过程中需要输血支持,但由于造血抑制的影响,输血需求较大。因此,如何解决输血问题,提高民众的献血率,以满足国家对血液病患者治疗的需求,是我们社会和血液学界、输血学界共同需要解决的难题。


640 (7).png

王建祥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临床首席专家;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卫生部突出贡献青年专家,政府特贴专家;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首批长聘教授;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届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会长等职务;

天津授衔专家、海河医学学者、首届天津名医、获天津市“十佳”医务工作者、“中国好医生”月度人物;

从事血液病临床与基础工作多年,对各种血液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主要从事白血病及血液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