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3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办的《第二十三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23》在苏州成功召开,会议中展示了国内外脑血管病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诊治前沿,其中来自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的徐运教授以“血管再通治疗的现状与进展”为题进行了主题分享,医脉通将其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近年全球卒中相关重大临床研究概况
近期,关于卒中的流行病学、临床研究以及指南共识均有更新
流行病学:目前,缺血性卒中发病率仍然很高,粗发生率约为94.51/10万人·年,每年有超760万的新发缺血性卒中,且全球62%以上的新发卒中为缺血性卒中;全球目前有超7700万现存活者经历过缺血性卒中;每年有330万人死于缺血性卒中;其导致的死亡和残疾每年造成6300多万的健康寿命损失。
临床研究:2022-2023年间,包括ARAIS研究、ATTENTION研究、ACT研究、MRI引导下静脉rt-PA治疗研究、TRACE 2研究、SHINE事后分析、ARAMIS研究、RESCUE BT事后分析结果相继发表。
指南共识:2022-2023年间,国内外新发布了多部指南/共识,进一步指导了卒中的救治,包括《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2022》、《急性缺血性卒中替奈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国缺血性卒中和
不同类型AIS患者的血管再通治疗研究进展
ATTENTION研究显示,相比于对照组(最佳护理),基底动脉闭塞(BAO)患者在发病12h内接受取栓治疗后的神经功能预后、死亡风险方面均有显著改善,取栓组90天mRS 0~3分比例达46%,而对照组仅为23%,aRR=2.06,95%CI 1.46~2.91。
BAOCHE研究显示,对于发病6~24h内的BAO卒中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取栓治疗相比仅用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90天预后,取栓组90天mRS 0~3分比例达46%,而对照组仅为24%,aRR=1.81,95%CI 1.26~2.60,表明对于大血管闭塞,取栓联合溶栓优于单独溶栓治疗。
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显示,对于BAO患者,与单纯MT治疗相比,桥接治疗患者90天死亡率显著降低,p=0.008,RR=0.70,95%CI 0.62-0.80。
SHINE研究事后分析指出,对于腔隙性
AIS患者药物治疗进展
目前,TNK和rt-PA是常用的静脉溶栓药物,现阶段也特别关注此两类药物在临床中的推荐:
AcT研究指出,对于AIS患者,原研TNK治疗与rt-PA治疗在90~120日时的mRS 评分相似,两组0~1分比例分别为36.9%和34.8%,提示原研TNK非劣于rt-PA,同时两药物安全性结果也相似。
TRACE 2研究显示,对于AIS患者,国产TNK同样不劣于也不优于rt-PA,治疗90天后两组mRS 0~1分比例分别为62%和58%,RR 1.07,95%CI 0.98-1.16。同时研究发现国产TNK36h内症状性PH2型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在提高溶栓率的同时,还需关注药物的循证、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包括性价比和医保情况),科学选择溶栓药物。今后也许继续进行临床研究以及临床验证,探索桥接治疗/新型溶栓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性价比,为卒中患者提供更科学、更合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