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理伟教授:精准分子分型推动胰腺癌精准诊疗
2023-12-27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胰腺癌 精准诊疗

前言


“2023瑞金胰腺肿瘤年会暨长三角胰腺肿瘤联盟年会”于12月2日盛大开幕,会议对胰腺疾病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面对的挑战进行了全方位探讨。值此良机,医脉通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王理伟教授进行专访,为我们分享胰腺癌治疗领域新进展,并展望胰腺癌精准诊疗前景。


微信图片_20231227111909.png



胰腺癌作为癌中之王,一直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您认为今年的各大学术会议当中有哪些值得注意的胰腺癌领域的前沿进展?哪些成果可能会改变临床实践?


王理伟教授: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明显上升趋势。传统上,手术联合术后辅助治疗是可切除胰腺癌的标准治疗模式。但由于胰腺癌的高度异质性和较差的生物学行为,部分可切除胰腺癌患者的术后早期复发率和转移率非常高。随着综合治疗理念和新药的问世,有人提出,将辅助化疗提前至术前进行,即新辅助治疗。从治疗效果来看,术前新辅助治疗能实现胰腺癌降期,进一步提高手术根治率。新辅助治疗逐渐成为近几年胰腺癌围术期治疗领域的关注热点。此外,就其他瘤种而言,新辅助治疗可以实现降期以提高R0切除率,但胰腺癌在降期的同时,还需评估其生物学行为特性。若胰腺癌在患者新辅助治疗期间发生了转移,该患者仍不能接受手术治疗。因此,探索胰腺癌围术期治疗方案一直是全球研究者努力突破的课题。


另外,在靶向治疗领域,KRAS突变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不可用药的,随着KRAS G12C抑制剂的出现,KRAS突变形成的重重壁垒被打破。同时,研究者们也密切关注其他KRAS突变抑制剂的开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G12C、G12D等突变基因的患者接受靶向治疗均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由此可见,靶向治疗的突破对精准分子分型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将胰腺癌精准分子分型推向未来研究的重点。


在免疫治疗领域,虽然免疫治疗应用于多种实体肿瘤并取得巨大进展,显著改善了患者预后,但基于胰腺癌呈免疫抑制状态的肿瘤微环境,单纯免疫治疗多以失败告终,免疫治疗仍然是胰腺癌治疗领域的瓶颈。目前各种相关研究都在探索之中,包括一些ADC药物的探索。期待更多的研究数据公布,造福更多胰腺癌患者。


胰腺癌精准治疗体系的建立和推广是您一直致力的方向,您认为应该怎样完善胰腺癌的精准治疗体系,给患者带来更多的获益?


王理伟教授:不仅是胰腺癌,几乎所有肿瘤的精准分子分型是精准治疗取得良好疗效前提。目前胰腺癌的分子分型,对胰腺癌的临床指导意义并不显著,还未能帮助我们研究其临床特征、药物敏感性及预后,这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问题和挑战。令人鼓舞的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完善,大家开始关注到DDR1信号、KRAS基因型,以及其他罕见基因靶点。从分子分型出发对胰腺癌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是未来精准治疗的发展方向,精准的分子分型推动胰腺癌的精准治疗,也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获益。


本次大会中,长三角胰腺肿瘤联盟将正式启动,您认为这次新联盟将为长三角地区胰腺肿瘤的诊疗带来哪些新变化?对于胰腺癌精准治疗体系的推广和应用将起到怎样的助力?


王理伟教授:胰腺癌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恶性肿瘤,治疗的基础是多学科综合诊疗,因此胰腺癌的诊疗对各个学科部门包括外科、影像科、内镜科、病理科、肿瘤内科、介入科以及放射科的要求都比较高。那么如何让胰腺癌患者在一个区域里获得同质化诊疗?答案是需要建立像长三角胰腺肿瘤联盟这样的一个平台。该平台能利用像瑞金医院这样较高水平的胰腺癌诊疗中心,通过其规范化的推广、人才的培养、信息化平台的建立,使胰腺癌诊疗达到规范化、精准化,以带动整个区域的胰腺癌诊疗水平提升,实现早诊早治,全面提高胰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胰腺癌的异质性强且预后差,精准诊治理念被认为是改善患者生存获益的重要突破口。可否请您展望一下胰腺癌精准诊治未来的发展进程?您和您的团队在这方面做了哪些探索?


王理伟教授:在分子分型方面,我们根据已采集的大样本进行检测,以获得中国胰腺癌患者的部分基因特征,针对这些特征,开展对照临床试验,不同的基因型患者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法,探索基于分子分型的治疗新模式能否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疗效获益。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