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妊娠合并ITP症状隐匿,诊断困难。您在血液领域诊疗经验丰富,能否请您结合临床经验谈谈妊娠合并ITP的诊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韩悦教授:
医脉通:与非妊娠患者相比,妊娠ITP患者的用药考虑因素更多,治疗选择较少。在您看来。对于妊娠合并ITP患者,应怎样进行治疗?治疗原则是什么?
韩悦教授:
医脉通:目前已有多项研究探索了妊娠合并ITP的治疗方案,其中TPO-RA类升板药物在真实世界中给此类患者带来了更多治疗选择。能否请您结合研究进展谈谈妊娠合并ITP患者中二线药物的使用情况?
韩悦教授:目前尚无公认的妊娠合并ITP的二线治疗方案,二线治疗药物的选择需谨慎,临床实践中需拥有丰富经验的医生或诊疗中心来权衡利弊制定用药策略。TPO-RA治疗非妊娠ITP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良好,近年来也有此类药物在妊娠合并ITP患者中应用的真实世界研究、个案报道[4,5],但其安全性仍需进一步探索。妊娠期间
医脉通:妊娠合并ITP治疗复杂,仍需进一步加强临床诊疗及管理规范化。在您看来,妊娠合并ITP管理未来有哪些需要优化或探索的方向呢?
韩悦教授:妊娠合并ITP并不少见,其规范化管理对于孕产妇及新生儿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围产期用药需谨慎,不仅要保证孕产妇和胎儿安全,还要考虑药物对新生儿未来发育的影响。根据《中国妊娠期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治共识(2021年)》,其治疗指征参照非妊娠成人ITP:①血小板≥30×109/L且无出血症状的患者可进行观察;②血小板<30×109/L或有出血表现的患者应接受治疗;③需接受侵入性医疗检查或操作时,血小板应提升至安全水平。另外,当患者准备分娩时,经阴道分娩的患者应维持血小板≥50×109/L,接受剖宫产和/或硬膜外麻醉的患者,其血小板数应维持≥80×109/L[7]。
总体而言,保证孕产妇以及新生儿安全,减少母胎不良妊娠结局风险,是所有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的共同治疗目标。
韩悦 教授
苏州大学附一院血液科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
江苏省血液免疫学会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止血学组组长
中国老年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分会委员、细胞治疗与移植学组委员
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六大高峰人才”、 “333高层次人才”
主持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审批码 REPO014640-41468
有效期至2024-12-13,资料过期,视同作废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