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年一度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ESMO)已于当地时间10月24日正式闭幕。本届大会中,消化系统肿瘤的前沿进展令人振奋,在KRAS G12C突变型转移性结
医脉通:本次ESMO大会中,您汇报了Garsorasib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KRAS G12C突变型mCRC的最新结果,可否请您介绍一下研究的主要结果?
徐瑞华教授:很荣幸,我们的研究登上了ESMO大会的结直肠癌口头报告专场,该研究是一项全球、多中心、II期研究,旨在探索Garsorasib联合西妥昔单抗在KRAS G12C突变型实体瘤中的应用。本届大会中,我们汇报了针对F臂CRC队列进行的分析。
研究共纳入40例难治性mCRC患者,80%的患者既往治疗线数≥2,45%的患者既往治疗线数≥3。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的疗效极佳,客观缓解率(ORR)可达45%,疾病控制率(DCR)为9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6个月,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
安全性分析显示,Garsorasib所导致的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的发生率为2.5%,西妥昔单抗所导致的3级TRAE的发生率为12.5%,未发生4-5级TRAE。
总而言之,该研究获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Garsorasib联合西妥昔单抗具有成为mCRC新治疗选择的极大潜力。
医脉通:针对KRAS G12C突变型结直肠癌,多项研究在本次大会中公布了最新数据。您认为未来,针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探索有着怎样的发展前景?
徐瑞华教授:近年来,学术界针对KRAS G12C这一突变位点的探索越来越多,我们知道Adagrasib和Sotorasib已经在
在本次ESMO大会的主席研讨会专场,探索Sotorasib联合帕尼单抗应用于KRAS G12C突变型mCRC的III期临床试验——CodeBreak 300研究也将公布最新结果。所以,这一领域的相关探索可谓方兴未艾,已经形成了新的研发方向。我相信,针对KRAS G12C的研究为KRAS靶点未来的探索开了个好头,或许在不久的将来,KRAS的其他位点或pan-RAS都可成药,为mCRC患者乃至其他的实体瘤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
医脉通:在本次ESMO大会的消化系统肿瘤领域,还有哪些您比较关注的研究进展?
徐瑞华教授:本届ESMO大会中,消化系统肿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例如,MATTERHORN和KEYNOTE-585研究报告了
而在结直肠癌领域,KRAS G12C位点的新突破、针对循环肿瘤DNA(ctDNA)进行的新探索以及CAR-T、抗LAG-3抗体等新疗法的应用也同样令人欣喜,这些新的热点将为结直肠癌的诊疗提供更多的思路和研发方向。我们也期待这些研究完成临床转化,最终带来患者生存获益的改善。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