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是目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案之一。供者特异性抗HLA抗体(DSA)是接受Haplo-HSCT患者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近年来,
研究方法
研究纳入了2017年3月至2021年1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髓移植中心接受了Haplo-HSCT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其中33例为DSA阳性(平均荧光强度[MFI]>2000)患者,99例为DSA阴性患者(对照组)。所有DSA阳性患者均在预处理前1周接受了两次DFPP隔日治疗,DFPP治疗完成后第二天给予单剂量(375mg/m2)
研究结果
患者及移植特征
DSA阳性组大部分(72.7%)患者为女性。DSA阳性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中位年龄分别为42(范围:13-63)岁和42(范围:14-64)岁(p>0.0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
表1
DFPP的耐受性
DFPP的耐受性良好,低血压是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29%。DFPP和预处理期间患者未出现活动性
脱敏治疗效果
抗HLA-I类抗体:30.30%的患者存在抗HLA-A抗体,21.21%的患者存在抗HLA-B抗体,12.12%的患者存在抗HLA-A+B抗体。抗HLA-II类抗体:12.12%的患者存在抗HLA-DQ抗体,6.06%的患者存在抗HLA-DR抗体,15.15%的患者存在抗HLA-DQ+DR抗体。1例(3.03%)患者兼具抗HLA-B I类抗体和抗HLA-DR II类抗体(图1A)。
脱敏治疗前,抗HLA-I类抗体的基线MFI平均值为7413.26(范围:2093.58–15622.30),抗HLA-II类抗体的基线MFI平均值为10110.87(范围:5303.24–18822.68)。脱敏治疗后,抗HLA-I类抗体的MFI中位值下降至2032.55,明显低于脱敏治疗前DSA水平(p<0.001,图1B)。抗HLA-II类抗体的MFI中位值下降至1700.36(p<0.001,图1C)。DFPP治疗前后,DSA的MFI中位值分别为7505.88±4424.38 vs 2013.29±4067.22(p<0.001,图1D)。
图1
DSA脱敏治疗对移植的影响
DSA阳性组患者均成功实现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与对照组相比,DSA阳性组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3(范围:10-21)天和13(范围:10-28)天(p=0.337,p=0.855)。DSA阳性组患者移植后第14天和第21天中性粒细胞累积植入率分别为72.7%和100.0%,对照组分别为83.8%和100.0%(图2A)。此外,DSA阳性组患者第14天和第21天血小板累积植入率分别为66.7%和97.0%,对照组分别为61.6%和91.9%(图2B)。33例DSA阳性患者没有发生PGF。
图2
DSA脱敏治疗对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NRM、复发和生存的影响
生存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7.8(范围:5.1-65.2)个月。DSA阳性组与对照组II-IV级aGVHD的100天累积发生率分别为41.4% vs 28.1%(p=0.176,图3A)。两组cGVHD的3年累积发生率类似(48.5% vs 52.5%,p=0.688)。DSA阳性组中至重度cGVHD的发生率较高(16.8% vs 7.2%),但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96,图3B)。
DSA阳性组与对照组3年NRM类似,分别为6.39%和8.72%(p=0.972,图3C)。此外,两组患者的3年累积复发率无显著差异,分别为26.4% vs 12.4%(p=0.4,图3D)。3年OS率DSA阳性组为72.0%,对照组为87.8%(p=0.148,图3E)。两组患者的DFS率也无显著差异(p=0.2,图3F)。
图3
多变量分析显示,DSA不影响患者的移植结局(包括NRM、OS、GVHD以及复发)(表2)。
表2
研究结论
研究显示,DFPP和利妥昔单抗能够有效用于Haplo-HSCT患者的脱敏治疗,并且克服了DSA对患者的负面影响。
专家点评
罗依 教授
Haplo-HSCT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血液系统疾病,然而部分患者体内存在DSA,增加了移植后植入失败、植入延迟等风险。所有拟行Haplo-HSCT的患者均需进行DSA检测,DSA已成为Haplo-HSCT最佳供者选择必须考虑的重要参数之一。
对于移植前DSA阳性患者,如条件许可,建议更换DSA阴性供者。特别是对于DSA MFI>10000的患者必须更换供者。对于无合适供者可以替换的DSA阳性(MFI>2000)患者,移植前需针对DSA进行处理。目前常用的DSA处理方法包括血浆置换、利妥昔单抗、高剂量丙种球蛋白输注、供者血小板输注等。各中心结合患者DSA类型、DSA水平、移植方式及临床经验,综合几种方法制定DSA处理方案。
DFPP是通过对分离出的血浆进行二级滤过,相对选择性清除血液中IgG等大分子后,将血浆与血液成分输回体内,相比PE,具有营养物质丢失少、血浆使用量少等优点。
本中心自2017年起采用DFPP联合利妥昔单抗对拟行Haplo-HSCT的DSA阳性患者进行处理。这项回顾性巢式队列研究纳入了33例DSA阳性患者,比较经脱敏治疗的DSA阳性组患者与同期DSA阴性组患者接受Haplo-SCT的临床疗效。结果提示DFPP可以有效降低移植前患者的DSA水平,联合利妥昔单抗脱敏治疗,可克服DSA导致的植入失败等风险。
罗依 教授
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髓移植中心副主任
浙江省551创新人才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学组副组长
浙江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
浙江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