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慢性
国内对BAD的诊断治疗尚无规范化的流程。BAD在慢性腹泻的鉴别诊断中应该更早的被考虑,在明确诊断之后,尽早的使用胆汁酸螯合剂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BAD的诊疗要点进行了总结。
BAD的发病机制
胆汁酸是胆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肝脏合成,储存在胆囊内,排放到小肠里可以促进脂肪的乳化吸收,激活受体,在脂肪代谢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协助维持了
BAD发生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脂肪吸收障碍;(2)肠道对水和电解质的重吸收障碍和小肠本身分泌增多;(3)肠道菌群的紊乱;(4)肠道和肝脏分子机制的改变。
BAD的临床表现
BAD主要表现为非血性水样泻,进食脂质食物后更著。腹部不适、腹胀等伴发症状的发生率与引起慢性水样泻的其他疾病相近。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各种检查,包括粪便、血液、消化道内镜、影像学等检查均无任何异常。
BAD的诱因及分型
多数BAD的发病有诱发因素,根据发病诱因不同,加拿大指南将其分为3种亚型:
Ⅰ型BAD:由于回肠末端解剖结构缺失或黏膜炎症导致胆汁酸吸收不良继而发生的腹泻,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最常见的原因是回肠末端切除术、放射性肠炎(如
Ⅱ型BAD:该型BAD尽管末端回肠结构存在,也无炎症性改变,却发生胆汁酸吸收不良(bile acid malabsorption,BAM),也称特发性BAM。现研究认为该型BAD与回肠末端先天性胆汁酸转运障碍有关;在腹泻型IBS(IBS-D)中,25%~35%的腹泻与BAD相关,即为Ⅱ型BAD。
Ⅲ型BAD:由引起肠道蠕动改变或胆汁酸吸收异常的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所致。胆囊切除术是Ⅲ型BAD的常见原因。
BAD的诊断
目前诊断BAD最有力的方式是75Se牛磺
BAD的治疗
目前国内临床尚无标准BAD治疗方案,需应用BAS、饮食和病因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在明确诊断后,患者需先从饮食习惯上进行改变,低脂饮食被证明可以降低胆汁酸的排泄率,减轻患者腹泻症状。药物治疗方面,应尽早使用BAS控制症状,新型的法尼酯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受体激动剂例如奥贝胆酸也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BAS是目前BAD的一线治疗手段。BAS是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难溶于水,不易被消化酶破坏,是一类安全、有效的降血浆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药物,常用药物包括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