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医脉通:免疫联合化疗是目前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重要一线治疗选择,目前可选择的方案有哪些,尤其是针对中国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实践?
郝春芳教授:近年来,三阴性乳腺癌(TNBC)免疫治疗进展迅速,尤其是在转移性TNBC一线治疗领域,这也是基于大部分乳腺癌都属于“冷”肿瘤,而TNBC则相对较“热”。因此在乳腺癌领域,免疫治疗和TNBC可以说是“双向奔赴”。
从IMpassion130研究开创性探索PD-L1抑制剂在晚期TNBC中的应用,开启了乳腺癌免疫治疗的序幕;到KEYNOTE-355研究我们看到PD-1抑制剂
今年晚期TNBC免疫治疗又有新的突破,由江泽飞教授牵头开展的国产PD-1抑制剂
医脉通:免疫联合靶向治疗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治疗前景如何?目前取得了哪些进展?
郝春芳教授:对于TNBC而言,免疫治疗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从一线治疗到后线治疗都有机会。目前除了免疫联合化疗外,免疫与靶向药物的联合也是重要的探索方向。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团队开展的FUTURE-C-PLUS研究,针对CD8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IHC)评分大于10%的晚期免疫调节型(IM)TNBC患者,在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基础上再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法米替尼联合
免疫与其他新型靶向药物,如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的联合,已初步显示出良好疗效。1b/II期研究数据显示,T-DXD联合PD-1单抗在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一线治疗中,总有效率超过50%。这也是我们需要积极关注的方向,也希望在后续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评估免疫联合ADC治疗的前景,更好地指导临床。
医脉通:结合这些临床研究结果,您认为哪些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能够从免疫治疗中获益?
郝春芳教授:从当前的临床实践而言,我们建议TNBC患者根据循证医学证据以及适应症的获批情况应用免疫治疗。对于晚期TNBC的一线治疗,我们会积极建议患者进行CPS检测,如果检测结果CPS≥10,那么首选推荐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随着TORCHLIGHT研究的出炉,我们也期待免疫治疗能够覆盖更广泛的人群。对于晚期TNBC的后线治疗,我们在积极的探索新型免疫联合治疗的模式,未来或许可以通过未来或许可以通过精准免疫再分型提前识别可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TNBC患者,实现精准免疫治疗,或以此开发出更有效的免疫治疗方案。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