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汪明明 主任医师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原济南市传染病医院)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肝脏影像学检查是肝病的常规检查项目,包括B超、CT和磁共振。在影像学检查报告中常有“肝脏占位”或“占位性质待查”等字眼,看到“占位”两个字,医生会紧锁眉头,进入沉思,患者及其亲属却是一阵惊悚,茫然无措。这占位是什么东东?竟会如此搅乱人的心池?
“占位”是临床医学术语,意指影像学检查在人体组织器官内发现的病灶,但性质暂时不能确定,如肝占位、肺占位、肾脏占位、乳腺占位等等。“占位”常与肿瘤有关,所以很多人一听到“占位”心里不免会一阵紧张,但“占位”不能与肿瘤截然划等号,“占位”的原因还有多种,其最终诊断需由临床医生结合其他临床资料,通过综合分析才能作出。那么,肝占位可能会有哪些情况呢?
一、肝癌:需高度关注,首先排查
对于肝占位,临床医生首先应考虑到肝癌,这是因为肝癌的恶性度高,不能怠忽,及早诊断有利于治疗,改善预后。原发性肝癌常发生于有乙肝或丙肝的患者,少数发生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转移性肝癌的原发病灶多来源于
当B超发现肝脏占位时,可进一步行加强CT或磁共振检查,同时可结合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 - L3)和异常凝血酶原(DCP)等检查辅助诊断。仍不能明确诊断者可在超声或CT引导下穿刺活检。对早期原发性肝癌应积极手术切除,对中晚期不能手术者可选择介入、化疗或靶向治疗。
二、肝脓肿:多有感染征象,警示诊断
肝脓肿早期,在病变组织尚未完全液化前,影像学检查仅表现为实性占位,但患者多伴有
肝脓肿常为大肠埃希菌感染,近年肺炎克雷白杆菌感染所致的肝脓肿发病率增高,令人关注。一旦确诊为肝脓肿需积极抗感染治疗,可选择头孢类、喹诺酮类或碳青霉烯类抗菌药,必要时穿刺引流或外科手术治疗。
三、肝血管瘤和囊肿:定期检查,择机治疗
肝脏血管瘤常见为海绵状血管瘤,成因不明,可能与血管的先天性发育异常有关,存在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囊肿是囊腔性结构,其成因与肝内毛细胆管和淋巴管先天发育异常有关,也可能与后天外伤、感染等有关。
肝血管瘤和
四、纤维化结节:有癌变风险,不可小觑
肝脏的急性炎症或慢性炎症在病变的修复过程中会形成纤维化结节,最常见于乙肝、丙肝、自身免疫性和
慢性乙肝和丙肝需积极抗病毒治疗,通过抗病毒治疗可防止或减少肝细胞的异型增生,降低肝癌的发生率。有的乙肝患者选择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尽管未达到预期目标,效果不理想,但只要用过干扰素就可降低肝癌的风险,干扰素治疗不会是无用之功。
五、其他少见疾病:全面分析,动态观察
其他少见的疾病包括肝脂肪瘤、腺瘤、囊腺瘤,甚至还有肝结核和淋巴瘤等,它们都可以以“占位”的形式出现,在影像学上很少具有特征性,加之少见,临床上常易漏诊。诊断上,除了常规影像学检查外,还需结合其他临床资料全面分析,动态观察,必要时肝穿刺活检,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