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发现“肝脏占位”,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 主任谈肝病
2023-07-03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肝脏占位

作者:汪明明 主任医师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原济南市传染病医院)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肝脏影像学检查是肝病的常规检查项目,包括B超、CT和磁共振。在影像学检查报告中常有“肝脏占位”或“占位性质待查”等字眼,看到“占位”两个字,医生会紧锁眉头,进入沉思,患者及其亲属却是一阵惊悚,茫然无措。这占位是什么东东?竟会如此搅乱人的心池?


“占位”是临床医学术语,意指影像学检查在人体组织器官内发现的病灶,但性质暂时不能确定,如肝占位、肺占位、肾脏占位、乳腺占位等等。“占位”常与肿瘤有关,所以很多人一听到“占位”心里不免会一阵紧张,但“占位”不能与肿瘤截然划等号,“占位”的原因还有多种,其最终诊断需由临床医生结合其他临床资料,通过综合分析才能作出。那么,肝占位可能会有哪些情况呢?


一、肝癌:需高度关注,首先排查


对于肝占位,临床医生首先应考虑到肝癌,这是因为肝癌的恶性度高,不能怠忽,及早诊断有利于治疗,改善预后。原发性肝癌常发生于有乙肝或丙肝的患者,少数发生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转移性肝癌的原发病灶多来源于胃癌、肠癌、食管癌胰腺癌等,也见于乳腺癌前列腺癌的转移,肝脏病变呈多灶性。


当B超发现肝脏占位时,可进一步行加强CT或磁共振检查,同时可结合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 - L3)和异常凝血酶原(DCP)等检查辅助诊断。仍不能明确诊断者可在超声或CT引导下穿刺活检。对早期原发性肝癌应积极手术切除,对中晚期不能手术者可选择介入、化疗或靶向治疗。


二、肝脓肿:多有感染征象,警示诊断


肝脓肿早期,在病变组织尚未完全液化前,影像学检查仅表现为实性占位,但患者多伴有发热、肝区疼痛和肝区叩击痛等一系列感染征象警示诊断。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动态观察肝脏影像学变化对肝脓肿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当随着病程的进展,肝脏病变区完全液化后,影像学检查显示液性暗区可明确诊断。


肝脓肿常为大肠埃希菌感染,近年肺炎克雷白杆菌感染所致的肝脓肿发病率增高,令人关注。一旦确诊为肝脓肿需积极抗感染治疗,可选择头孢类、喹诺酮类或碳青霉烯类抗菌药,必要时穿刺引流或外科手术治疗。


三、肝血管瘤和囊肿:定期检查,择机治疗


肝脏血管瘤常见为海绵状血管瘤,成因不明,可能与血管的先天性发育异常有关,存在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囊肿是囊腔性结构,其成因与肝内毛细胆管和淋巴管先天发育异常有关,也可能与后天外伤、感染等有关。


肝血管瘤和肝囊肿都属于良性病变,危害小,较小者多无自觉症状。较大的血管瘤或囊肿可能出现压迫症状,患者会感觉到肝区闷胀、疼痛,影像学检查容易诊断。但较小的血管瘤和肝囊肿有时显示不清,易与小肝癌混淆,需先按肝癌排查。对较小的血管瘤或囊肿若能排除肝癌,则无特殊处理,定期检查即可;对较大的有压迫症状的肝海绵状血管瘤或囊肿可择机手术治疗。


四、纤维化结节:有癌变风险,不可小觑


肝脏的急性炎症或慢性炎症在病变的修复过程中会形成纤维化结节,最常见于乙肝、丙肝、自身免疫性和酒精性肝病,南方还有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所致的肝纤维化结节体积都比较大,呈巨块型,直径多在1.5厘米以上,慢性乙肝和丙肝的纤维化结节多为小结节,直径一般在1厘米以下,少数达1.5厘米,超过2厘米者罕见。结合肝病史和血清甲胎蛋白检查有助于诊断,必要时肝穿刺活检。但此一时的纤维化结节并不等于彼一时的纤维化结节,特别是乙肝和丙肝患者易发生原发性肝癌,要提防小结节演变为肝癌。故此,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复查项目除了病毒学检查、肝功和甲胎蛋白检查外,还应包括肝脏的影像学检查。


慢性乙肝和丙肝需积极抗病毒治疗,通过抗病毒治疗可防止或减少肝细胞的异型增生,降低肝癌的发生率。有的乙肝患者选择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尽管未达到预期目标,效果不理想,但只要用过干扰素就可降低肝癌的风险,干扰素治疗不会是无用之功。


五、其他少见疾病:全面分析,动态观察


其他少见的疾病包括肝脂肪瘤、腺瘤、囊腺瘤,甚至还有肝结核和淋巴瘤等,它们都可以以“占位”的形式出现,在影像学上很少具有特征性,加之少见,临床上常易漏诊。诊断上,除了常规影像学检查外,还需结合其他临床资料全面分析,动态观察,必要时肝穿刺活检,病理检查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 会.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2, 30(12): 1309-1331.
2.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 分会.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2, 30(12): . 1332-1348.
3.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分子诊断学组.肝细胞癌生物标志物及应用专家共识.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0;41(24):2945-2948.
4.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硬化诊治指南,临床肝胆病杂志,2019;35(11):2408-2419
5.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 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超声医学专家委员会.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8):1770-1785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 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22, 21(2): 143-168.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